第6章(2 / 2)
沈家家风素来清正,沈夫人性格和顺,沈晏温文有礼,这桩亲事,她是越看越满意。
昭昭嫁过去不会受苦。
林氏和沈母又闲聊了许久,眼见时辰不早,沈母不便多留,就欲告辞。
临行前还不忘回头:“三日后长公主府设宴,昭昭你可一定要出席阿。”
她已同林氏说过,也是想着让两个年轻人多培养培养感情,如此成婚后,更能琴瑟和鸣。
谢昭轻轻应声:“是,伯母。”
沈母得了答复,这才满意的走了。
待人走远了,林氏这才拉过谢昭坐到她身旁,关切道:“囡囡,娘问你,你心里……可还满意这桩婚事?”
谢昭头靠在林氏肩头,撒着娇摇着她胳膊:“娘亲,你、你明知故问!”
“那便好。”林氏宠溺地抚着她头顶,“如此,娘便放心了,你爹到时候也能安心戍边了。”
谢昭抬头,“爹爹又要走么,何时动身?”
“等你的婚事定了,他便要启程了。”说到着,林氏叹了一声,眼含湿意:“军令如山,或许……你爹爹没法子赶回来看你成婚了。”
谢昭听了虽觉遗憾,却也没表露出来,只轻轻靠回娘亲肩头,软声道:“女儿都明白,爹爹守的是天下太平。”
??
入夜,谢执从衙门回来便步履匆匆往主院去,连一身官服也未换下,脚下的长靴裹着外间的冷意,踏入了主院。
他踏入屋内,清疏的眉眼顿时升起几缕温和:“母亲,听说您午后疲乏不适,儿子特来请安。”
林氏一见他,面上带出几分欣慰:“你这孩子,平日里总不见人影,今日倒这般殷勤。”
谢执在她身旁坐下,替她续了茶,才道:“前些日子太忙,怠慢了母亲,是儿子不是。”
林氏被他逗笑,“你也知道。一天只知朝事,何时给娘娶个媳妇回来?”
谢执抿了唇未答,又给自己添了一杯茶,饮了一口才道:“听闻……今日沈夫人来了?”
林氏一怔:“旁的不见你挂心,这你倒知道的快。”
谢执温声一笑:“方才从林叔口中听说了,心里不放心,故来问问。”
林氏也没疑心,说道:“沈夫人是个极妥帖的人,说话做事都周到得体,看着就教养极好。”
谢执慢慢转着茶盏,目光落在茶面波光中,半晌轻声问道:“母亲当真觉得……昭昭与沈晏,合适?”
林氏不解,“沈晏是个稳重孩子,沈家门第也清白,囡囡心中……也有几分情意。怎的,……你是觉得哪不妥?”
谢执轻轻勾唇,语调一如既往的平淡:“沈家自是世家,只是……沈太夫人年纪大了,近年来好静、好礼,听闻她素不喜闹性少女。”
“你的意思是……”林氏皱眉,“囡囡嫁过去……会被刁难?”
“儿子不是非要挑刺,只是……”
谢执垂眸轻笑一下,像是压住了骤然涌出的情绪:“昭昭性子直,惯被人宠着,不通礼数也不懂瞧人眼色,若她以后受委屈……不是娘心疼,便是我心里过不去。”
林氏心头微动,眼底多了些动摇:“……她是要改改。”
谢执看着她,嗓音极轻:“可若改了,她还是那个,我们娇宠着的昭昭吗?”
林氏不语。
谢执放下茶盏,话语仍有分寸:“我只是劝母亲,婚姻一事,仍需慎重。”
??
夜色下,谢执负手而行,每一步都踩的极其沉重。
他方才什么都没说,林氏说沈家好,沈晏好,昭昭也满意,她也满意。
他不发怒,只是笑着听完,告辞而去。
直到回到书房,他才褪去官服,撩袍坐在椅间,指尖死死压住眉心,想要压下那钻心的疼痛。
“顾长安!”
外头立着的暗卫闻声推门入内,垂首行礼。
谢执仍捏着眉心,语气却依旧平淡:“沈家在北境的旧事,查到哪一层了?”
“回大人,沈家早年在定州置下了不少盐田,虽已转售,但当年的账册已查到些许,循着蛛丝马迹,隐隐指向……鲜卑。”
谢执挑眉,露出一个浅笑:“很好,继续查。”
“是。”
“还有,”谢执缓缓站起身,走至窗前:“父亲那边需得警惕,莫要让他察觉。”
“是。”
顾长安领命,退出书房,踏着月色匆匆离去。
窗外夜色沉沉,月光冷冷洒在檐下。
谢执临窗而立,望着黑沉沉的天幕,眸似寒潭。
“清者自清,是沈家本就不清白,所以……怪不得我。”
他低声呢喃,眼中似有薄刃,“你不该出现在她面前,更不该,妄图与她成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