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章(2 / 2)

加入书签

“阿、阿兄……”

谢昭猛地将手中木盒藏于身后,手心微微冒汗,低垂着头不敢直视兄长的眼睛。

沈晏亦是神色一滞,旋即连忙正了姿态,拱手行礼:“谢大人。”

谢执步履从容,视线在二人之间徘徊扫过,眉目清冷,语调平常。

“夜已深,昭昭怎还在这林子里逗留?若受了寒,可如何是好?”

话语不疾不徐,却像雪中寒气般叫人背脊发紧。

谢昭紧张得指尖不住抠着手中木盒,结结巴巴道:“阿、阿兄,春桃来寻,说您在东苑等我……我便……”

她声音越说越小。

??沈晏知此情形尴尬,硬着头皮出声道:“抱歉,是沈某……孟浪了,谢大人勿要怪罪谢姑娘,是沈某之错。”

谢执淡淡地笑了笑,目光落在沈晏脸上,语气无波:“满京城皆道,沈公子端方稳重,温润有礼,原来这等私邀见面的举动,也算在‘君子之道’之内?”

沈晏面上微讪,恭敬弯身道:“是沈某逾矩。”

谢执没有再看他,只侧过身,微微抬手,像往昔千百次那样,极自然地护住谢昭的肩头:“走罢,夜露渐重。”

他掌心覆在她薄薄肩头上,看似轻柔实则不容挣脱。

谢昭像被轻轻牵着似的,乖顺地跟在他身侧,半点不敢再多看沈晏一眼。

雪地里,兄妹身影渐行渐远。

只在临近转角处,谢执微顿脚步,像随口一叮嘱:“沈公子若真心敬重,往后这些私下邀约,便不必再有。旁人的心意,终归比不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得稳妥。”

话落,淡淡寒意随风裹入夜色,令人无法辩驳。

沈晏低头,指节微收,最终只是恭敬应道:“在下谨记。”

??

宴席散尽,喧嚣褪去,偌大的谢府终于恢复了夜的宁静。暖阁内烛火通明,驱散了冬夜的寒意。

谢崇山着家常锦袍,与夫人林氏并坐于主位软榻上。谢昭换了身素雅袄裙,依偎在母亲身侧,低眉顺眼地剥着橘子。只是指尖不听使唤地轻颤着,仍残留着林中那份悸动。

谢执安静端坐在一旁圈椅上,姿态闲适,执盖撇茶,茶盏升腾的雾气模糊了他眼睫的弧度,让人看不清他眼底此刻翻涌着什么。

“今日囡囡及笄,总算了却一桩心事。”谢崇山捋着短须,脸上满是慈父的宽慰笑意,“咱们的小昭儿也长大了。”

“是啊。”林氏亦柔声附和,“从前猫儿似的小人,一眨眼,便这般大了。”

谢崇山饮了口茶,随口似闲聊地看向谢执:“执儿,今日席间宾客颇多,你向来眼光高远,可有留意到哪位青年才俊堪为良配,配得上我们囡囡?”

这句轻描淡写,令谢昭心头倏然一紧。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橘子瓣,悄悄抬眸瞥向兄长。

却只见谢执仍低头撇着茶沫,动作从容无波。半晌,他才慢条斯理道:“父亲所问极是。今日所见,确有几家门第清贵、才学尚可的子弟。不过,昭昭年岁尚浅,婚嫁之事,不妨宽上几年,教她在母亲膝下多承训诲,方能为人妇。”

他四两拨千斤,将话题轻轻推开。

谢崇山却哈哈一笑,显然心情极好:“执儿你呀,就是太过谨慎护短。囡囡及笄,便是待嫁之龄了。为父倒是早已看中一人,甚合心意。”

谢昭倏然抬头,心提到了嗓子眼,不知父亲看中的是何人,会是……沈公子么?

“沈尚书嫡子,沈晏。”

“啪??”

一声极轻微的脆响,谢执指间那枚描金茶盖磕在了杯沿,整个暖阁的气氛,似被这一声,轻轻拨乱了平衡。

谢执的手指,微微绷直了几分,他很快松弛下来,唇角重新漾出得体的笑意,将茶盖平稳合回盏上,动作如常无恙。

“哦?沈晏?”谢执抬眸,眼底黑如点漆,“沈公子……确实年少有为,风评甚佳。父亲慧眼。”

谢昭垂着头,耳根子都泛了粉,既有羞涩欢喜,又有藏不住的惶然。

“此子不骄不躁,稳重厚道,且沈家门第清贵,与我谢家门户正当,囡囡若能与沈家结亲,为父甚是放心。”

林氏也笑着点头:“老爷说的是,沈公子确是一表人才,气度不凡。”

谢执依旧安静聆听,修长的手指端着茶盏,指腹却是微收。

等父母絮语略歇,他才温声接道,“只是??父亲母亲莫忘了,女儿家成婚,最要细细打磨家中中馈内务、持家妇道。若操之过急,倒坏了她天性。再则,沈公子虽好,但往来浅薄,尚可多些时日往来了解一二,方为妥帖。”

谢崇山沉吟片刻,抚须道:“确该如此,便先接触接触罢。”

听到这,谢昭心底像被温柔的羽毛轻轻拂过,羞怯中又忍不住荡起一丝甜意。

沈公子温文尔雅,眉眼温和,每每对她说话时那双眼里像藏着光,叫她连心尖都微微颤着。若真能嫁与他,做他妻子……她微微低着头,心里像盛了满满一汪软绵的蜜意。

她全然不知,那一盏茶雾蒸腾下的眼眸深处,正有一股浓稠如墨的暗流悄然翻涌着,冷冽得仿佛能将方才那抹甜蜜春光寸寸吞噬殆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