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3章 对好强的李世民而言,却是难以咽下的耻辱!!(2 / 2)

加入书签

【在贞观年间,唐军四处征伐,铁骑纵横,挥师万里,所向披靡。】

【相继击败了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

【甚至还远征印度,打造了大唐独步天下的格局。】

【颉利可汗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中原王朝俘虏的草原帝王。】

【他还不得不在唐宫中载歌载舞以求生机。】

【在李世民治下的大唐,天下万国纷纷遣使,奉其为“天可汗”,尊其为天下的共主。】

李世民在史书中的确并非毫无瑕疵。

仅仅是玄武门政变中,他亲手弑兄夺权这一桩,就注定难以被彻底洗白。

更不用说他曾幽禁亲父李渊,又纳了弟弟的王妃杨氏为己有。

这些行为,若换作其他皇帝,怕是早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了!

然而,与这些黑点相比,李世民所建立的赫赫功业实在太过耀眼!

以至于历代读史之人,往往选择性忽略了那些争议与阴影。

即便登基手段不够光明,但李世民用实力向天下证明——

他才是最适合统领大唐的那个人!

他内修政务,倡导节俭,推行农业改革,恢复生产秩序。

在让国家安定富足,百姓安居乐业,开启了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

在对外方面,他率军征伐,攻破东突厥、击败薛延陀,收服高昌、龟兹、吐谷浑。

在数次重创高句丽,拓疆万里,疆域辽阔空前。

他开创的大唐盛世,不仅震慑四方。

更将中华文明推向世界之巅,令当时唐朝成为全球最为强盛的国度。

其所推崇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执政理念,影响深远。

也成为后世帝王为政的座右铭之一。

它为大唐长达百年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根基。

……

太极殿内,肃穆威严。

李世民望天幕画面,心头那块积压已久的巨石,终于缓缓放下。

“哈哈哈哈哈……”

紧接着,一阵畅快的笑声在殿中回荡。

这笑声里,不仅有如释重负的轻松,还有一抹难掩的自得与荣耀。

此前那个恶搞视频,着实让他破了个大防!

那会儿他就担心,这一波“外号盘点”又要给自己来个狠的。

结果却出人意料地——帮他挣回了几分尊严!

毕竟,李世民一生最被后人诟病的,莫过于玄武门事变。

他亲手铲除兄弟,染血夺位,这个污点,任他如何励精图治,也难以完全抹去。

至于迎娶弟媳之事,在李世民看来不过是家族传统的延续,不值一提。

所以自登基伊始,他便全力施政,整顿朝纲,就是想向天下表明——

自己不是单纯为了私利发动政变,而是为了天下社稷的安定!

他李世民,才是大唐真正的天命继承者!

然而,命数从不善待新皇。

他才刚登基不到一个月,突厥便趁虚而入,颉利可汗亲率二十万铁骑,直逼渭水!

这简直是将利刃架在了他的喉头!

新皇立足未稳,满朝文武惶恐不安。

偏偏李世民临危不乱,只带六名随从,亲赴渭水——

在和颉利可汗当面对峙,终以一纸渭水盟约换取暂时和平。

这个条约,在历代朝贡协约中已算体面。

但对好强的李世民而言,却是难以咽下的耻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