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3前线(1 / 2)

加入书签

八月廿五,吐蕃铁骑如猛兽突进,连破戎州下治七处羁縻州;九月初一,又陷五州一县,边关告急的烽火昼夜不息。

九月初二,援军先锋与吐蕃斥候在夙叶县狭路相逢,一场遭遇战后,吐蕃败退;初五,戎州援军与边境残部会师,当日在夙叶县外二十里与吐蕃主力展开血战,杀声震天,尸横遍野。

九月初十,戎州军浴血收复一县三州,却遭吐蕃分兵袭取南二州、北一州;廿日,戎州军佯败诱敌,先锋军于黑风垭口设伏,歼敌七千余众,吐蕃军心大乱,仓促召回两翼,临阵易将。

九月廿七,戎州军乘胜追击,连克五州,终将吐蕃逼退至饮马涧外,战局竟又回到八月廿五时的态势。

截至十月十五,两军已在饮马涧对峙半月有余,关外秋日的枯草上凝着粘稠暗红的血霜。

“吐蕃这个走马上任的新主将,是他们赞普第三子。”戎州府衙议事厅内,魏刺史将战报揉成皱巴巴的一团,眉头紧锁,“老王,你怎么看?”

吕都尉已随军出征,留守后方的唯有年过花甲、即将致仕的左都尉王大人。

王都尉摩挲着茶盏,叹息道:“这般僵持,每日都在折损将士。吐蕃此番是铁了心要耗死我们,若再这样下去……”他抬眼望向刺史,“恐怕只能向邻近的嘉州、庐州求援了。”

“益州大都督府不下令,他们岂会擅自出兵?都是明哲保身罢了。”魏刺史冷笑。

“可如今益州府的楚王正在宫中侍疾。益州长史又……”

“……又与我素有嫌隙。”魏刺史烦闷地靠进椅背,将战报重重拍在案上,“吐蕃军往日哪有这般战力和耐力?依我看,当真如姜鹤羽所说,他们必是用了什么邪方奇药!”

“前线送来的两个吐蕃俘虏,三日前已押到医药司。”王都尉面色沉郁,“但愿姜典药能有所发现……”

“报??”侍卫急促的脚步声打断谈话,“大人,姜典药求见!”

说曹操,曹操到。

二人相视一怔,魏刺史猛地起身:“快请!”

姜鹤羽进来后,并未在议事厅中与他们详谈,反将二人请到了露天的庭院中。

庭院正中摆着个硕大铁笼,笼中两个吐蕃俘虏披头散发,双眼赤红,像被激怒的野兽般疯狂撞击铁栏。

围栏上特制的铁刺划破皮肉,鲜血顺着栏杆直往下淌。可他们却浑然不觉,仍粗声嘶吼着拉扯围栏,仿佛半点疼痛都感觉不到。

“这……”

魏刺史与王都尉头一回见此景象,面色凝重。

他们记得,这两名俘虏送来时虚弱至极,软趴趴的连站立都困难。他们甚至不敢吩咐用刑,就怕一不小心将人弄死了。可如今,竟变成这副模样,实在骇人至极。

姜鹤羽立于笼前,神色平静:“下官从其中一人身上搜出少许药粉,给他们服下后,便成了这样。”

“果然有古怪。”王都尉眉头紧锁。

魏刺史侧目:“我记得……这两人被送去你那边之前,已经搜过身,并无甚异常,怎会还有药粉留在身上?”

姜鹤羽面不改色:“他将药粉藏于耳道深处,不易察觉。下官也不知他为何要藏起来,或许他自己也好奇此物效用,才起了私心偷偷留下。”

魏刺史沉吟片刻,打消乍起的疑虑:“如此看来,倒是能确定对面当真是用了奇药。可即便知道,我们还是没有应对之法。”

姜鹤羽问:“二位大人可曾看出,他们有何异常之处?”

二人闻言,凝神观察半天。魏刺史摇头,王都尉却忽然眯起眼:“他们……还能认出彼此?”

尽管这两人癫狂如疯兽,状似早已神志不清,却始终未曾碰到对方半分,仿佛仍能辨认敌我。

“正是。”姜鹤羽颔首,“下官请二位出来,便是要展示这几日找到的破解之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