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7第三十七章(2 / 2)

加入书签

珠串首饰这些不必说,金银玉石像是用来填缝的;九瓶各色花露,都装在剔透的琉璃瓶中,打开木塞便能闻到清新花香,仿佛重回春日;一套前朝的《南游食方》,应该已经是孤本,这种妙趣横生的书册向来很受羡予青睐;甚至还有一套冰蓝色窑变花口茶具,木盒里锦布为衬,生怕这些脆弱的瓷器有什么磕碰。

真是难为他手下的人将这么重的东西送了这么远,羡予脸上浮现出笑意,她知道,更难得的是心意。

她从新送到的首饰里挑了一条别致的孔雀石珠串,代替了今天刚摘下的珊瑚珠链的位置,到桌边给钟晰写回信。

-

钟晰虽然在各地都有暗桩,但他的位置一直在移动,而且要注意避开往来的各地官员,消息送到他这儿,反而没有送到容都时方便。

从羡予在江州听完那一出《南巡记》,到横五的信件送到他手里,已经过了六天。毕竟是白标情报,优先级没那么高。

接下来两天,横五那边没有消息送来,钟晰想去信问羡予,到底有没有从《南巡记》中猜到“程公子”的身份。

但他又想起上元节在茶肆时,羡予看向他的冰冷眼神,他不敢赌。即使后来羡予也说过“没那么在意你的身份”,他依旧不敢赌这句话是否适用于太子。

很难想象,杀伐果断的太子殿下也有这样犹豫不决的时候。

最终还是给羡予写了信,挑出这些天给她搜集的礼物的一半,先送到合州给她玩玩,这才敢在书信的末尾暗示一下“有没有与我有关的见闻”。

将东西送出,他在心底暗笑一声,若是羡予知道自己这样优柔寡断百转千回的心思,大概都要笑我吧。

原本负责情报搜集和传递的暗桩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要给主子干镖局的活儿。

又过五天,他收到了羡予的回信,写的十分简短。

先故作端庄矜持地感谢他的挂念和礼物,然后下一句就藏不住了,带点娇纵的斥责:都送到信南了,为何不直接送到容都去呢?省得她将来又要带这么多东西回去。

随信送来了一个雕刻精美的黑漆描金茶盒,内里是信南木樨茶,这是一种桂窨绿茶,带着桂花独有的馥郁香气与甜蜜风味。羡予说让他也感受一下信南的秋天。

这便是还没发觉了。钟晰松了口气,但又忍不住想,原本机敏过人的羡予怎么突然清澈了起来?

她要什么时候才能发现呢?

钟晰刚想坐下给羡予回信,孔安进来禀报:“殿下,惠州知州蒋大人今夜在府上设宴邀您光临,是否要去露个脸呢?”

这些人一刻都不让他安宁,设宴的目的无非就是明目张胆地套近乎,或者诚惶诚恐地套近乎。

被打断的钟晰有些烦躁,皱眉回道:“不去!”

在容都时,虽然也有两三个月见不到羡予的情况,但好歹知道她在哪里,不管是秋阳山还是镇国侯府都离得很近。

但现在羡予离他一千多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