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节 门口的野蛮人(1 / 2)

加入书签

吃过午饭,台风稍歇,徐多田夫妇使用摩托车离开。

“老板,”黛维大眼睛明亮,与陈响一起目送两人离开,语气感慨道,“他们好伟大!”

“眼光、机会、野心、勇气,四者缺一不可,他们都抓住了,富贵是他们应得的。”

末了,陈响补充,“即使我失败,他们也会在别的地方发财。”

黛维才十六岁,似懂非懂。

“对了,”陈响突然想到什么,“那个女人一直没来吗?”

知道老板说的是站街女,黛维摇头。

时间转眼过去七天,陈响使用买来的二手弯梁摩托车,再次来到三宝垄区、苏托莫博士街89号。

周一上午,本应该是有活力的时间,工商局还是如之前一样,四十来平方的办事大厅,如死一般沉寂。

走到办事台前坐下,还是一个月前那个女人,陈响递上回执,“我来取营业执照。”

女人一眼认出陈响,把计算器拉过来,在上面按按按,最后推到陈响面前。

往计算器上一瞧,又是200万盾!

钱虽然不算多,但侮辱性极强,陈响发誓,这一生他一定要当个门口的野蛮人!

绝不手软!

付出去两叠现金,拿到营业执照,接着跑卫生局,拿到生产许可证、清真认证。

这两个证除正常低额缴费,皆需要额外支付100万盾黑金。

三证到手,陈响电话打给小助理黛维。

“老板?”

“执照有了,给大家出货。”

性格活泼的黛维在电话里大声应是。

挂掉电话,黛维第一时间给15名流动小贩装货,停产一个月,大家都很煎熬,终于守得花开见明月!

本来只有9名流动下家,过去一段时间徐多田和王丽两人拉到5个,陈响在街上拉到1个。

虽然只增加6名,增长率却是70%以上,进步明显。

返回作坊,最后一名流动小贩刚走。

万物的尽头是销售,陈响也给自己的二手摩托车后面弄了一个保温箱,箱体外立面手写‘棒冰’六个大字。

装上一百支棒冰,出发去景区门口卖。

作坊的事情不用管,只要把卡拉胶掌握在手里就行,没有这东西,冰淇淋杯、雪糕,皆难定型、难运输。

口感、质感、外观,更是无从谈起。

第一站陈响来到三宝庙。

只要是东方大国来的游客,只要来了三宝垄,一定会来三宝庙。

因此附近有较多商家,这些商家多数自备有冰柜,整体氛围挺热闹。

可以明显感觉到,华人聚集的地方,明显要热闹、要繁华一些。

“老板,”眼里全是商机,摩托车停好,陈响自来熟,直接开始推销商品,“我是甜妹棒冰厂业务员,我们有新产品,你尝尝看。”

挂‘鑫盛副食品’招牌的店老板,停下吃芒果动作,用不算标准普通话问,“尝要钱吗?”

“不要钱,”陈响笑声有感染力,声音有亲和力,“不仅不要钱,还给你3%坏品率。”

棒冰利润太低太低,暂时没有生产商给坏品率指标,店老板感到新奇,接过米酿棒冰,撕开包装纸,放进嘴巴里尝。

冰、甜、有酒醇,爱喝点小酒的老板一秒眼睛明亮。

游客来来往往的景区附近,看出店老板满意,陈响介绍道,“这是我们厂的华人食品工程师开发的新产品,质量很好。”

“怎么卖?”

“3000盾每支。”

酒酿棒冰量产每支总成本是1500盾,工厂赚1500盾,共3000盾。

老板一边享受从来没有享受过的美味酒酿冰棒,一边朝保温箱里看,“你车里有多少?”

“30支。”

“30支都给我。”

陈响不同意,“如果30支都要,你需要把30支冰淇凌杯,40支雪糕,一起买走。”

两代人,开店三十年,第一次有人对自己搞霸王条款,惊得老板半天反应不过来,好一会才道,“你凭什么?”

“尝尝看,”陈响将雪糕递到店老板跟前,“然后再聊。”

五十来岁店老板接过雪糕,剥开包装纸,放进嘴巴里,轻轻一咬即松。

像细腻的、有奶香味的冰雪在嘴巴里化开,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感觉,味道感觉像....初恋!

把店老板表情看在眼里,陈响介绍道,“2700盾每支。”

雪糕是冰淇凌杯剩下的边角材料生产,量产单支总成本不到0.7元,赚0.5元,合计1.2元,换算是2666.67盾。

给鑫盛副食品店老板向上凑整,所以是2700盾。

不知自己被向上凑整,店老板自我介绍道,“我姓谢,你可以叫我谢老板,装在杯子里的也给我尝一下。”

陈响将冰淇凌杯和木勺递到老板面前。

接过塑料杯,打开盖子,浅尝一口,有些甜,老板不喜欢。

但毕竟是商人,瞬间猜到这款好看又大量的新款式,会被年轻人广泛接受!

把上帝表情动作看在眼里,陈响适时报价,“6000盾每支。”

“好贵!”

“要不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