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7传说中世子爷21(1 / 2)

加入书签

传说中世子爷(21)

自从松涛院添了小白和那五只活蹦乱跳的小奶狗,整个院子都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热闹非凡。

穆青杨也成了狗舍的常客。

他虽依旧带着世子的矜持,但路过时总会驻足片刻。

有时是看着小白尽职尽责地舔舐幼崽,眼神专注;

有时是饶有兴致地观察小奶狗们笨拙地滚作一团“打架”,嘴角会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他会故意用脚尖轻轻碰碰某个摇摇晃晃扑过来的小家伙,惹得它发出不满的“呜呜”声抗议;或是随手捡起一根柔软的草茎,逗引它们跌跌撞撞地追逐。

许明月每天则忙着照顾狗妈妈和小奶狗,喂食、清理、安抚,忙得不可开交。

看着它们一点点成长带来的惊喜,她心头总会被一种奇异的暖意填满。

这种满足和乐趣,甚至……都让她有点想不起那些沉甸甸的过往。

她总算有些明白了,为何世间父母长辈总爱催促小辈生儿育女。

转眼间,年关将近。

京城里的节日氛围一日浓过一日,国公府上下也开始洒扫除尘,悬挂彩灯,处处透着迎接新年的忙碌。

这日清晨,穆青杨步出温暖的房门,恰好看见许明月蹲在廊下,正用指尖轻轻逗弄着一只翻着肚皮的小奶狗。

穆青杨走过去,在她身边站定:“今日年末,外头热闹得很。想不想出去逛逛?”

许明月闻声抬起头,清澈的眼眸里有丝迟疑。

如果不算几次随穆青杨出府去马场或崔家,这大半年她确实从未踏出国公府的大门。如无必要她是尽量不出门的,可是??

穆青杨耐心地等着。

他知道??她想。

稍后,许明月轻轻点了点头。

当天傍晚,华灯初上时,国公府的马车驶出府门,汇入京城繁华的街市洪流。

新年将近,又恰逢太子即将大婚,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屋檐下挂满了鲜艳的红绸、流光溢彩的各式花灯、写着吉祥话的朱红桃符,将夜色映照得亮如白昼。震耳欲聋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孩童追逐嬉闹的尖叫声、杂耍艺人震天的锣鼓声……空气中弥漫着炒栗子和花生的焦香、蜜饯糖果的甜腻、以及冬日特有的清冽寒气。

街道两侧更是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摊子,有卖巧夺天工窗花的,有卖栩栩如生面人糖画的,有卖红彤彤、扎成串的炮仗烟花的,还有卖各种从未见过的新奇有趣小玩意儿的。

处处张灯结彩,尤其是象征太子大婚的硕大“?”字,贴满了目之所及的角落。

穆青杨披着华贵的玄狐大氅,身姿挺拔如松,气度卓然。

许明月安静地跟在他身后半步,在皇城住了这些年,也从未真正逛过这年节下的集市,从未体验过是如此的人声鼎沸,流光溢彩。

路过一处卖灯笼的摊子,各色造型的花灯争奇斗艳,鲤鱼灯、莲花灯、走马灯……流光溢彩。

摊主正卖力吆喝可以现场题字。

不少文人墨客或结伴的年轻男女正提笔挥毫,在素白的灯笼上写下心愿或诗句。

有人写“金榜题名”,有人写“花好月圆”,也有人写些风雅诗词寄托情怀。

穆青杨目光随意扫过,却被一只被丢弃在摊子角落、明显题坏了字的灯笼吸引。那上面墨迹未干,字迹歪歪扭扭,写着:“恨明月高悬不独照我。”

穆青杨脚步微顿,鼻间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嗤。

这字……实在丑得不像话。

本要径直路过,忽地心中念头一转,竟鬼使神差地走到摊前,丢给摊主一块碎银:“取个新的素灯。”

摊主见贵客上门,连忙奉上一个上好的素白灯笼。

穆青杨执起摊上那支普通的毛笔,蘸饱了浓墨,手腕沉稳,笔锋遒劲有力,在灯笼的四面分别写下四个力透纸背的大字??明、月、独、照。

只有这样才配得上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