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0证人(2 / 2)

加入书签

老太太瞪大眼:“啊你真素……”

然后就指挥她去折纸壳儿、称重。

千金乖巧地应了,指哪儿打哪儿。

只是一干活就怨气贼大,看啥都不顺眼。

“都什么年代了还用杆秤?绳子都要坠断了!”

“不知道电子秤吗?黄金跟肥猪都能磅。”

“这信封啊,包装袋啊要打开检查一下,万一里面有值钱的东西呢。”

“这铜制品要跟铁制品分开称,单价不一样的。天呐!你这么多年得损失多少钱!”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你得分好类。”

砰!

老太太把装满水的桶重重地丢下,翻着白眼瞪她。

千金停下动作,疑惑地指指张律师。“你想泼他?一个人抬不动一桶水?”

劈柴劈得满头大汗的张律师:“……”

“做饭!家里来了两个饭桶,也没买菜!”老太太气呼呼地往厨房去了。

“家里不是有现成的菜吗?土鸡蛋,小青菜,小番茄,小葱,我都喜欢。餐后水果就吃葡萄。对了,鸡我来杀。”千金屁颠屁颠地跟上去。

“撑不死你!”

李阿嬷凶巴巴的,但手已经捡起鸡窝里的蛋了。

张律师看得直咋舌,越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能做的越来越少了。

-

“瑛瑛怎么还不回来?”

饭菜摆上桌,千金看着院子外面疑惑。

做饭时,她跟李阿嬷聊了不少,知道瑛瑛在附近的特殊学校读书,每天的放学时间都很规律,不会过了饭点还没到家的。

李阿嬷已经着急起来,小跑着要去找。

“您在家等着,我们去找。”

千金拦住她,与张律师往外走。

李阿嬷与瑛瑛相依为命,孤苦可欺。瑛瑛又是特殊人群,从前也没少受冷待白眼,她自然担心。

两人走出院门数百米,张律师就大叫一声“瑛瑛”,快步迎上去。

千金拉上防晒面罩,也迅速跟上去。

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个子高高的,但身材偏瘦。白皙清秀的五官笼罩着一层散不去的阴霾,有哀愁有倔强。

脑袋习惯性地低垂着。长发披散下来,挡住左侧头颈。

在看到她手臂上的血迹后,千金脸色一变,凶神恶煞地看向陪她回来的中年女人。“王老师,这什么情况?”

“这位是?”女人似被她吓到,脸上虚伪的笑意瞬间僵住。

“这位是与残联合作的记者。”

张律师沉着脸简单介绍一句,女人的脸色就变了,张口结舌的:“原来是记者同志。有你们在,特殊人群的权益就更能得到保障了。”

“没错。当我出现时,就说明有人,比如瑛瑛,受了欺负。我肯定要为她讨回公道的。”千金冷冰冰道。

“话不能这么说。你是记者,应该公正客观才对。怎么能偏斜呢?”王老师语气发急,又带着掩不住的心虚。

“律师和记者只看客观事实,反倒是利益相关者,才会敏感于公不公正。”

张律师轻描淡写的两句话,让千金直观感受到了他的辩驳水平。

她便放心地把接下来的沟通环节交给他,先带着瑛瑛回屋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