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三十八章(2 / 2)
连下了几天雨,连屋子里都泛着湿气。成国公的膝盖受不住,上马车时要两个小厮合力才能将他抬上去。
一路都用汤婆子敷着膝盖,到了宫门前,成国公便不想再下马车受寒气。耳语几句,丫鬟掀了布帘出去,将话传给马夫,于是盘查到他们时,马夫低眉顺眼向禁卫军求情:“咱们是成国公府的,老国公身子不适,便不下来受盘查了。”
禁卫军却不吃马夫这一套,他们日日守在皇城边,别说一个空架子成国公,就是宰相尚书、皇亲国戚,难道就见得少了吗?
当下冷硬道:“无论何人,入宫不得乘车。成国公不要为难咱们了,咱们都是奉命行事,必要搜查过无恙才可放您入内。”
他的声音大,丫鬟又回车内重复一遍,然再出来时,她无奈地向禁卫军转述:“国公爷说他是太子的外祖父,绝不会害了太子,还请您通融一下。”
这可真是让禁卫军开了眼了,他寻思皇帝的叔伯兄弟进宫,也不见这么多毛病啊。禁卫军直属皇帝,并不惧所谓成国公,当下冷声:“若成国公执意妨碍公务,咱们可就不留情面了。”
丫鬟连忙又入车内劝说,这下总算将成国公请了出来。他由车夫搀着下了车,面红耳赤:“我乃太子外祖,你岂敢冒犯于我!”
朱校尉远远见了,走来抱拳道:“原来是成国公,我这小兵不懂事,您见谅。”
左右成国公已经下了车,他不介意卖个好,用眼色示意小兵赶紧搜身。他训斥几句后,得了成国公的好脸。又亲自将人带去了东宫,刻意与守门的东宫戍卫交谈几句,也算将这番功劳表到太子跟前了。
太子正与幕僚商讨黄尚书之孙的案子,幕僚说道:“黄尚书曾做过您的老师,与您亲近,然其孙子所犯之罪确凿。受害者出身寒门,不过是文才出众,压了世家公子一头,却遭黄五郎当街殴打报复。此案陛下越过京兆尹与大理寺直接交于您,恐怕正是要看您的态度。”
“父皇的意思……”太子沉吟片刻,示意他说下去。
幕僚便道:“京兆尹爱惜羽毛,从不站队,只忠心于陛下。然他亦出身大族,与吏部黄尚书交情笃深。至于大理寺卿,他出身寒门,得皇后提携才走至今日。此二人似乎都与本案无关,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太子皱着眉:“此案可大可小,皆看审案者偏向。这些年来,父皇致力于提拔寒门,却屡屡受世家挟制。许是要以此案,施恩寒门?”
幕僚摇头轻叹:“依我看来,陛下的意思恐怕与封禅有关。”
“哦?”太子转头看向他:“怎么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