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入城(2 / 2)
老乞儿当下就反对:“不成,乡里讨得钱虽不多,可城里咱们却是进不得的。说到底以后还是要见面的,他们也不会做得那么绝。”
老乞儿执拗,如何都不肯留下。可阿灰有自己的打算,也不肯松口,二人当场散伙,各自离去。
临走前,两人分了铜板,阿灰多拨出十个给老乞儿,自己手里寥寥:“这是给您孝敬的,过几日城里的风波过去了,咱们还继续搭伙。”
老乞儿笑了一声:“倒算你孝顺,也不枉费这一二年里你管我叫一声师父。”
二人也并非是相处多年,阿灰两年多前来到吴县,乞讨途中被老乞儿带回乞丐窝,好歹有个遮风避雨的歇脚处。阿灰管他叫师傅,学的自然也不是什么正经营生,不过是学如何装哑巴扮可怜,如何看人脸色要钱,如何跪下磕头时看着可怜实际不痛不痒。相处半年,老乞儿才把毕生绝学传给这半路徒弟,学费便是阿灰指天发誓要给老乞儿养老。
不过也不是多了不得的手艺,只是一门口技,与一门不算多精通的小偷手段。他们这样看人眼色讨生活的人,嘴里从来没一句实话,老乞儿心里也没底,才再三要阿灰保证不离开他这残疾老头。
抠搜如他,收下铜板后,又数了五个塞回去:“孝敬归孝敬,这是师父给你的零花。”
此时他也不怕阿灰背着他给人当女儿去了,那日人多眼杂的,谁能保证无人起了心思,押着阿灰去刺史家里讨赏呢。
阿灰看的出他的心思,也不推辞,笑嘻嘻的把钱塞回衣服里:“师傅大气。”
“过五日,我们还在老地方碰头。”老乞儿又叮嘱:“你也机灵点,情况不对就往乡里去找我,晓得不?”
老乞儿这样的人物,最怕的就是官差,那些一言不合就能给自己这样的小人物定生死的存在。
只是他既不敢留在城里,又担心真被乞丐抢劫。捧着破碗,一边往乡里去,一边寻思着沿路找地方藏点钱。
阿灰掉头就去了城门外不远处的湖边,不过却是与乱葬岗相反的方向。
护城河就像是姑苏城最坚固的一道防守,环绕着围守在城墙外,夜里也有官差巡逻。正值盛夏,两岸绿树成荫,夜里蝉鸣个不停。河中仍有船只通行,载着货物进入运河。已是宵禁的时刻,却也有灯火通明的花船随着水流波动缓缓前进,隐隐可听见琵琶琴声。
阿灰避开游船的位置,去往护城河对岸,远离城中的一处小水塘,脱了衣服下水去。
前一日淋了雨,阿灰的头发早就馊了。只是她与老乞儿在乞丐堆里的地位不高,所有乞丐多少都在乞巧节那日小赚一笔。此时结伴去湖边洗澡说不准还要被抢了衣服铜板,是以二人对这事谁也没提,反正平日里的乞丐窝也说不上多干净。
阿灰搓着身上的泥,一边在水里游,顺手也把衣袜搓洗干净了。所幸天气炎热,衣服拧干后干得快,阿灰光着也不怕着凉。只是头发脏的厉害,趁着将衣服挂到枝头后的闲工夫,阿灰又钻进河里洗头发。
常年吃不饱饭,阿灰的头发算不上好,发黄又干枯,披散在后背晾干时,阿灰也没闲着,将从河中捉来的小鱼小螃蟹架在火堆里烤。
天还未亮,阿灰穿上衣服,用一根布带理好头发,将两枚烤好的鸟蛋揣进怀里。估算着城门快开的时间,她跳下树,信步往城中走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