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章 智多星!花好莱坞的钱,捧自己人!(2 / 2)

加入书签

这200块,还要看病,还要去聚餐,还要谈恋爱……能够省下多少钱来看电影?

这个月看了《建国大业》,下个月肯定要节衣缩食了。

估计,今年这一整年,都只看这一部电影。

“收入提不上去,中国电影票房的大盘,当然也就提不上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瞄准海外市场的缘故!”

“也是为什么,那些电影制片厂,都要拍大片的缘故。”

“甚至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文艺片导演,必须要去欧洲冲击奖项!”

路知远在算完了年轻人口袋里的钱之后,得出了究极答案。

这个年代为什么只能拍大片?

因为,大片的市场挤出效应,太强了!

看了大片之后,年轻人就没钱去看普通电影。

在这个年代,不是因为喜剧不好看,青春爱情电影不好看,推理悬疑电影没人看。

而是因为,大家都没钱去支持这些电影。

在这几种电影里面,假设电影票房都差不多,如果观众只能选一部电影来看……会选哪种?

当然是选择看大片!

因为,剩下的那些喜剧电影,推理悬疑电影,青春爱情电影,都可以去网上找盗版来看!

这个年代,盗版刷新的特别快。

电影上映之后,可能一个礼拜不到,高清盗版就出来了。

只需要等上几天,就能立省36块,何乐而不为?

“经济收入不足,票价过高,才是我们的票房大盘,一直上不去的原因。根本不是什么好电影不够的问题!”

《夜店》这部电影,路知远哪怕10年之后翻出来看,依旧会觉得很有意思。

但在这个年代,只能拿下1000万出头的票房。

不是电影不好看,也不是观众不喜欢。

不信的话,可以在网上做个调查。

在2009年,在大学宿舍里面,几个舍友围着电脑,看这部电影盗版的人,有多少?

肯定很多!

这部电影票房不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年轻人兜里没钱。

“阿远,每次跟你聊天,都能让我茅塞顿开。”

赵姗姗特别喜欢路知远,就是在于,路知远看待问题的角度,总是和其他人不一样。

他看问题的时候,从来不预设立场,也不代入私人情感,就像个机器人一样,冰冷的分析现象。

然后以最基础的角度,得出真相。

那些导演之所以选择拍大片,不是因为喜欢拍大片。

而是市场的选择!

观众们口袋里没钱,来到电影院,经过一番取舍之后,只会选择看大片!

真是一针见血的分析!

精彩!

“那该怎么办?”

赵姗姗也想拍大片,但星光灿烂这边,根本找不到适合的导演。

路知远手里有自己的工作,对方已经冲击好莱坞了,赵姗姗也不可能将路知远拉回来,让他回国内拍摄历史大片。

“等经济发展。”

“等年轻人口袋里有钱。”

“等他们看厌了各种好莱坞视觉特效大片。”

“植根于本土文化,描述本土生活的国产电影,就会彻底崛起。”

大概要等到2012年吧。

《泰?》票房破12亿,成为首部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开启了新篇章!

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撼动时代。

因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混沌体。

很多看似随机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无序,都是因为经济系统内部的非线性互相作用引起的。

别说是普通人,就连这方面的专家,也搞不懂真正的运行机制。

而电影相关行业,属于文化发展的一部分。

这些东西,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必然是要扎根在经济之上的。

一句话。

老百姓手里没钱,说什么都是白搭。

……

赵姗姗神色复杂的走了。

路知远谈的问题过于宏大,这不是她可以轻易改变的。

不过,在路知远的描述当中,只要国内的经济发展不出问题,要不了多久,国产电影将会取代好莱坞电影,成为国内票房的主流。

这让她有一些意外。

路知远居然这么看好国产电影?

她还以为,路知远跟很多大导演一样,对好莱坞比较崇拜,喜欢好莱坞的工业化流程,喜欢美式超级英雄。

原来不是。

这家伙,只是单纯想从对方的市场赚钱!

有意思。

伪装的那么好。

焦点影业的詹姆斯,还有环球影业的高层,还以为路知远是另外一个李桉,喜欢玩跨文化叙事。

她本来也以为是。

原来,压根就不是。

路知远这家伙,从头到尾的目标,就是花着好莱坞的钱,然后去好莱坞搞钱!

借鸡下蛋这一招,真是绝了!

“我真是越来越喜欢他了!”

“什么都好。”

“我就说呢……本来我已经偷偷暗示坤哥,《升级》这部电影,如果预算不够,自己这边可以投资一点,但却被坤哥拒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