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章 大秦的第二次改革(1 / 2)

加入书签

第二日。

早朝之上。

嬴政拿着扶苏的奏疏宣布了大秦要改制的事情。

除了少数几个知晓内情的臣子以外,大家都有些错愕。

改制可是整个国家最为重要的一项改革。

国家的制度就是国家的命脉!

若是制度合理,哪怕统治上出现问题,国祚也能长久。

但若是制度不合理,就算是秦皇汉武这样的绝代天骄也没法让国运超越原本就不高的上限。

而且改制这种事情,很容易引发社会动荡。

现在的制度也只有两种,一种是分封制,另一种就是郡县制。

这二种制度便是必选其一的。

大家一听到奏疏是扶苏上的,就觉得他又是要倡导嬴政将大秦改回分封制了。

但是他们心里其实也直犯嘀咕。

他们寻思是不是嬴政老了,开始昏庸无道了。

不然怎么之前从未接受过的提议,现在却忽然搬上朝堂让他们商量了?

不过嘀咕归嘀咕。

该表态还是得表态。

很快有臣子连奏疏都不愿去看,便梗着脖子站出反对:

“陛下不可啊!公子扶苏一直想要仿古,但绝不适合我大秦国情,一旦改制,大秦危矣!”

“不错,郡县制乃大秦立国之本,若拘泥古人分封,这天下必将大乱!”

“若是陛下强行改制,我宁肯一头撞死在这柱子上,以表微臣之志!”

......

众人义愤填膺。

朝堂上没有了扶苏和淳于越两个食古不化的儒家老顽固之后,舆论风向就是一边倒。

而嬴政也早就猜到了他们会如此反应。

“莫非你们都觉得朕年老了,脑子昏了?连朕要做什么都不知道,就敢站出来反对了?”

“还是说,你们压根不在乎,只是想要反抗朕?”

嬴政厉声呵斥一句。

吓得朝臣们马上跪伏在地。

李斯冷冷瞥了朝臣们一眼,从赵高手中接过奏疏,随手递给了冯去疾。

“诸位不妨先看看这份奏疏的内容,再行决议。”

嬴政看着李斯的表现,轻轻点了点头。

他之前就是在敲打这些朝臣。

而李斯则是看敲打的效果差不多了后,给他唱个白脸。

这样既起到敲打的作用,又不撕破脸皮。

所以李斯这话看起来是蔑视那些朝臣,但实际上倒是给他们解了个围。

正所谓不知者不罪。

李斯的意思是,他们还没看到奏疏内容,刚才说的话、做的决议就权当是没做过。

大家都把这事揭过去。

等看完这份奏疏,若是还要决议反对的话,那就自求多福。

而这一小会儿功夫,冯去疾已经瞪大了双眼,将手中奏疏递给了身后的人。

但他的脑海中却是不断浮现着奏疏当中所规划的蓝图。

这何止是一次改制?

这简直就是一次开天辟地的壮举!

将两种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合成一个新的制度!

这是他这个大秦丞相都没有想到的法子。

在他看来,这项制度绝对是能让大秦再上一层台阶的完美决策。

他不敢相信。

这真是扶苏那个二世祖能想出来的计策和制度!

他现在对扶苏的态度已经从看不上眼变成了无比的敬服!

仅仅是在狱中待了不到一个月,扶苏就能接二连三给大秦带来如此多的改革措施。

从百姓到官吏。

从地方到中央!

几乎每一项计策都是完美的计策。

甚至每一项计策都要比前一个计策更加有用、也更加完美!

而这一项新的计策,更是能直接改变整个大秦的政治形态,让大秦焕发新生。

就算是老子骑牛悟道也没有这么快的吧?

诏狱要是有这般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让他去诏狱呆两天他也愿意啊!

在冯去疾脑海中胡思乱想的时候,这份奏疏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殿。

回到了赵高手中。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觉得自己理应怀疑这份奏疏的来源并不是那个废物公子。

但在扶苏这一周的奇迹频出之后,他们下意识觉得,这奏疏是扶苏写的也是应所应当的。

甚至他们觉得。

除了扶苏以外,这天下应该也没有人能再写出这样的奏疏了。

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仅仅只是过了不到一周。

公子扶苏这四个字的地位在他们的心中已经飙升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

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十七位公子。

甚至直逼嬴政!

冯去疾最先反应过来,跪地道:

“公子扶苏此策对我大秦有利无弊,微臣支持陛下改制!”

“臣附议!如此改制,定能让我大秦千秋万代,国运绵延啊!”

“臣附议!”

“俺也一样!”

......

朝臣们迅速变脸。

他们刚刚拒绝改制的时候有多利索,现在同意改制的时候就有多后悔!

这样的制度,是他们终其一生都想不出来的完美制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