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Chapter12(2 / 2)
三言两语间打破了先前的尴尬,梁忱放下袖子,拆开眼药水打算滴几下,刚仰起头,听见骆珩问:“怎么会想到来这里。”
“朋友推荐的。”
“准备待多久?”
“两个月吧,”梁忱说:“民宿订了两月。”
“这样。”骆珩点了点头,抽了张纸递过去:“希望你能喜欢这里。”
“这里挺好的。”梁忱闭着眼笑:“我现在就很喜欢。”
梁忱上完药就出去了,骆珩留在客厅里整理药箱。
其实没什么好整理的,家里有老人,骆珩几乎每月换一次药,都在保质期内。他就是想给自己找点事做,好让自己不再去想。
可有些东西,一经冒头,便成燎原之势,灭不了、挡不住。
久远又记忆犹新。
……
骆珩将医药箱轻轻合上。
他果然没记得我。
---
梁忱走回刚才的位置坐下,盯着灰烬里埋着的东西:“是不是要烤好了?”
“快好了,等珩儿出来就可以吃了。”
“你这孩子刚才不该跳下去的,”骆永平想到刚刚发生的事就忍不住教育:“扔就扔了,就算捡回来也用不了。但你说也不说就跳下去太危险了,万一溺水了怎么办,我一个老头子只能干看着。还好我们这河没多深,以后不要这么莽了,命是自己的,况且这琴也不怎么值钱,你刚才要真出点什么事,爷爷我后半辈子都心安不了。”
“我心里有数的。”梁忱笑了笑,对他来说,很多事没有该不该,只有值得不值得。
“对了爷爷,那个二胡您放哪儿了,”梁忱说:“可以让我试一下,应该能修。”
“有数也不能这么……你说什么?”骆爷爷先是愣了愣,随后惊喜地转过了头:“孩子,你真能修?”
梁忱望着老人几乎不能视物的眼,轻声说:“虽然不能保证和原来一样,但修好肯定没问题。”
骆永平双目颤动。
这二胡跟了骆永平很多年了,是骆珩大学放假回家时带给他的。
他眼睛不好,忙完农活,就只能拉拉二胡、听听广播,达亚去世后,就剩他一个人守着房子和地里的庄稼,拉二胡是唯一的娱乐方式。
他习惯了原来那把,换把新的,又不知道要适应多久。听见梁忱说他能修,心里头顿时有了着落。
“爷爷这就去给你拿来!”
骆永平有些激动,原本怕两个小的担心,他才将情绪憋在肚子里,他们庄稼人,没什么长处,就是能吃苦。
骆永平很快就拿着二胡出来了,跟着一起拿出来的,还有梁忱的手机。
“你手机不能用了是不是,爷爷给你买个新的?”骆永平算着手里头的钱,应该够,不够就去银行取。
“不用买新的,修修还能用。”梁忱双手接过东西,把坏掉的手机揣进兜里,问:“有宣纸吗,或者干毛巾。”
“有,我去给你拿。”
“我去吧。”梁忱不忍心老人再跑:“您告诉我在哪儿就行。”
“就在窗台那边挂着。”
梁忱按着指示取了毛巾,重新回到院子时,骆珩已经从客厅出来了,爷孙俩在说着话。
骆珩看到梁忱,点了下头,对骆爷爷又像是对梁忱说:“我马上回来。”
梁忱坐回原来的位置,用几块干净的布把蟒皮上多余的水分吸干,问骆爷爷要了些工具。
他把琴拆开,晃了晃,琴筒里果然进了水。
二胡最怕的就是干燥和潮湿,现在琴筒积了水,会影响音质,这是不可逆的。
梁忱感觉有些棘手,手边没有合适的材料,要想修到和原来一模一样不太容易,只能试试。
先将琴筒倒置,轻轻摇晃,让积水从音窗中流出。
还好这把琴用的不是多昂贵的材料,可替代的东西很多,修起来相对简单。有些名贵的琴,不仅琴弦、木材稀有,最珍贵的还是那表面的蟒皮。
以前琴坏了,梁忱自己就能修,修不好再去找专业的人。
他在美国认识许多大师,都是搞艺术的,就喜欢鼓捣这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