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不清不楚(1 / 2)
玉佩虽然受了点波折,但到底是拿回来了。
李云琅不想去想沈寂的话,这总归是高兴的事情。
她偷偷放回兄长书房,想等他自己发现,更想隐秘地提醒兄长,有危险。
她摸着手心里自己的这枚汉白玉玉佩,刻着“琅”字,和他那块刻着“琢”字的玉佩,出自昆仑山上的同一块玉石。
兄妹一体的玉石,也是他们兄妹一体的命运。
第一日,她自金吾卫将军府回了家,一直等到晚膳后,李云琢都没回家。
或许是歇在了府衙。
第二日,她早早起床,抄了半天的古籍药方才把心定下来,直到夜深,烛光下,她面前的古籍已翻了两遍,李云琢依旧没有回家。
这很不寻常。
第三日,母妃等不下去了。
一大早便在李云琅的卧房踱步,“音音,你哥哥最喜干净,衣物两日必换,从未这样连着三日,夜不归宿过!”
王妃下了一个不敢想但也最可信的结论,“他一定是出事了!”
和她想得一样。
“母妃,您别急,我先去府衙问一问,兴许兄长近日太忙,未来得及回家呢?又或许见朋友,也未可知呢?”
她心里很清楚,这两个希望都很渺茫。
兄长这个人极重家庭,凡不归家必派车夫回家报信,自己近日因何事宿在哪,无一例外。
况且他又古板迂腐,除了些同僚,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更谈不上夜宿哪位朋友家中。
这府衙,非去不可。
前几日下了雪,上京自此便笼罩在白茫茫一片中。
长街,天地同色,空无一人。
沈寂一出门便见到,赵家十几辆马车,红顶百福,红帘金绣,缓缓驶过长街,驶过金吾卫大将军府,驶过大狱。
每辆马车上四个紫檀木箱,上面盖着一块大红的绸布,绸布上鸳鸯金绣,迎着冬日里的晨光,洒下来盈盈碎芒。
沈寂走过天仙子胭脂铺时,姜怀卿挑眉勾起一抹笑,“十六辆!赵家这聘礼可真大方!沈将军,你说是不是?”
冷冷回她一句,“做好你的事!”
姜怀卿不经意扫一眼眼前的男人,“沈将军风流的消息已经散出去了,赵行嫣应该会在天香苑小二、胭脂铺的客人、药房小伙计那里,听到你不同程度和版本的风流韵事!”
她又想了想,“他们赵家人,心高气傲得很!”
“赵行嫣不会缠着你了!”
“嗯。”
*
府衙门外
“你说李大人这两日均告假了?”
李云琅重复一遍府衙小门卫的那句话,手指微微发抖。
这是最坏的结果。
“是的。”小门卫躬身行礼。
这两日,不止兄长就连兄长的车夫都不曾回家,或许是车夫来告假,兄长去了别处?
她将疑问一股脑儿倒出来。
“还请问,可否告知是谁来告的假?是李大人的车夫吗?可曾有记录?我能否看一看?”
“记录是有的,”小门卫挠挠后脑勺,颇有些帮不上忙的难为情,“但是有司衙门的各位大人的出入记录,只有金吾卫才有权查验,旁人无权察看。”
金吾卫?
李云琅不想难为这小门卫,“多谢,我想想。”
“除非......”小门卫看四下无人,悄声说了声,“除非,您有皇上的喻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