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2)
那个瞬间,姜虞没控制住自己,突地笑了一下。
随着红唇扬起的弧度,那本就明艳的脸庞更是犹如盛放的玫瑰一般。
秦如夏莫名有些不敢看姜虞的眼睛。
明明她现在才是那个占据上风的人,姜虞知道时景和她的事情,和时景分了手。
明明时景是她的了。
姜虞抬了抬眉:“知道对方在追别人,还是愿意被他睡,这种事情说出来很骄傲吗?”
秦如夏脸色白了白:“那也总比你钓鱼这么久,最后一场空来的好。”
姜虞认可地点了点头:“确实。”
以为姜虞没话说了,秦如夏脸上浮现出得意的表情。
“我确实无法接受这些,所以这种事情上你和时景还挺般配。”
“你??”
姜虞一手撑在桌上,用略显惋惜的表情看着秦如夏:“对了,之前老师说你不是很适合做文字方面的工作,我当时还安慰过你。现在想想,确实如此,一个连‘先来后到’都用错的人,确实不适合做这些。”
这话一下子戳到了秦如夏最敏-感的点,她得意的表情瞬间被撕裂,正要反击时??
??咔嚓。
门把手从外被转动,蒋薇薇和王茹回来了。
姜虞收回视线,转回身在自己位置上坐下。
本以为秦如夏会愧疚,她们勉强还能维持表面的平静,现在看来,没必要了。
秦如夏这种人,不配。
见秦如夏在,蒋薇薇凑上去:“夏夏,你怎么把照片删了,我本想想让王茹看的。”
秦如夏娇笑道:“哎呀,我觉得那张光线不大好,我男朋友的手有些黑啦,我回头重拍一张。”
蒋薇薇:“……”
秦如夏从床上下来走向洗手间,经过姜虞身后,鼻尖冷冷哼了一声。
姜虞只当没听到。
待洗手间的门关上后,王茹凑到姜虞这边:“靠,秦如夏怎么谈了恋爱这么矫情?”
王茹和秦如夏关系一直很普通,虽然很多时候姜虞说话更嗲,但是她撒娇的时候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娇憨,会让人不由自主靠近然后认同。
秦如夏则很容易用力过猛,令人觉得她是在东施效颦。
姜虞嘴角勾了一下,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再忍忍吧。”
王茹叹了一口气。
姜虞抬起眼:“相信我,她不会在宿舍里待很久的。”
王茹:“?”
-
翌日。
姜虞出门的时候,有些犹豫地抬头看了一眼天。
气象报告说今天是阴天,不会下雨,出门的时候姜虞便没有带伞。
她垂眸看了眼时间,最后还是放弃了回去拿伞的念头。第一次赴约,不能迟到。
都说怕什么来什么,等姜虞抵达和梁南栀约定的地点时,那天上的云层厚得仿佛能压下来。
梁南栀已经到了。
看到姜虞,她落下车窗,朝她点了下头。
姜虞有些意外。
她家境不错,父母从小在金钱上从不苛待她,上了大学后更是几万几万的给她打生活费。姜虞对奢侈品没啥执念,不过偶尔还是会买一些,对这些东西也比较懂。
相较于梁南栀那些不止五位数的衣服包包,她开的这辆白色普通思域,有些过于“寒酸”了。
梁南栀下车后,绕到侧面驾驶座上取下一个黑色大包。
姜虞好奇:“这是……相机?”
梁南栀:“嗯,算是我的兴趣爱好。”
姜虞她爸是专业摄影的,姜虞自小耳濡目染,对这些也有些了解,听梁南栀说这是她的兴趣,不由问道:“方便问下款式吗?”
她点了点相机。
梁南栀说了一个型号。
姜虞无声“哇哦”。
这一款,年初时候老姜想买,郁女士愣是不批准,就因为这款不光机器贵,镜头之类的配件还和其他相机不通用。想要玩的舒服,没有个四五十万是下不来的。
衣服鞋子包包,甚至相机都是六位数的,却只开着一辆十几万的思域。
梁南栀真的是很奇怪的一个人。
姜虞将好奇咽下,跟在梁南栀的身后走进了小区大门。
这个叫晨曦花苑的小区全是独栋别墅,看房型还有外墙的斑驳痕迹,可以看出这个小区是很有年头的。
这个小区所在的小区群和姜虞外婆住的那一块,是陵南这一区比较早的别墅区之一。随着城市发展,渐渐变成了很多年纪大的人安置养老的地方。
年轻人住的少的地方,周边配套设施也会变少。
姜虞早上本想坐公交车,后来发现是一小时一班,最后怕来不及只得打车过来。大半个小时的车程,司机要了她一百多。
他们今天去见的作者叫苏鸣,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作者,与年龄不同,他的作品里满是生活的小幽默。在姜虞的想象中,对方应该是一个很风趣慈祥的人。
进来的路上,梁南栀给姜虞说了一下大致的情况。
之前,祝敏基本隔两个月都会来苏老家里一次,帮他整理稿子,顺带收拾书房。老先生有照顾他的阿姨,但是他素来不允许不认字的阿姨随意进入他的房间。
整理书房什么的,自然是没问题的。
姜虞满口应下,她现在很渴-望与作者相处,而且老先生手里这本书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不出意外,她很快就能拥有自己编辑的第一本书了。
一想到还是这么出名的作者,姜虞心头更是期待满满。
谁知苏鸣真人严肃板正,说话谈吐一板一眼,随意瞥过来的眼神令人后背发凉。
梁南栀拍了几张照片后,与苏老先生告了别。
她带着姜虞走到大门口:“如果遇到问题就来找我。”
她走了两步,眉宇微拧,“他和祝敏合作了三本书了,一直很愉快,我相信你肯定也能和他处的很好的。”
这句话将姜虞心头隐隐的不安。
她用力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处好和苏老的关系的。
走进去的时候,姜虞忍不住想:
也许苏老先生只是看起来……严肃。
书房很安静,只余对方钢笔在纸页上滑-动的沙沙声。
这个年纪的人,大多接受不了现代流行的电子输入方式,还是书写在纸页上为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