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情生(2 / 2)

加入书签

杨柯本沉浸在观赏四处的景致中,思绪再次被他的话语搅乱,“啊?我……我这人常犯路痴,若没人带路,恐怕记不得方向。”

“记不得方向?那就多来几次,熟了便记得了。”

杨柯一边嘴上糊里糊涂地应和着,一边随他踏入门内,目光所及之处,有一幅水墨画,画中有一船,船身以墨色清淡勾勒,寥寥几笔,却恍若有水波轻拍之声传来。

她凝着画问道:“诶,这画里的船可是越州乌篷船?”

伯喻点头:“对,阿柯如何识得?”

她眼波一闪,终于对上了他的目光,“我在越州出生,小时候常常坐乌篷船。乌篷船格外轻巧,水面稍有波动便会摇晃,那时候胆子小,爹爹第一次带我坐船时,我生怕一不小心掉下去,便死活不肯上去。后来爹爹没办法,捂着我的眼睛把我抱上了船。等我长大些便不怕了,反而喜欢在水边拿着石子打水漂。”

伯喻只觉她眼里的一汪碧水汩汩流进了他心里,于是温言问道:“既然你在越州出生,为何长大后来了京城?”

“我爹本是京城人,因为我娘才去的越州。他平日里闲着没事,就在河边喝酒作画,被师父这个酒蒙子撞上了,两个人也算是臭味相投,日夜都泡在一起。后来,师父回了京城,我娘也打算举家搬迁,她一方面想让我拜上师父,跟着他读书,另一方面也是想着爹爹能跟师父老友重聚。”

伯喻道:“母亲当年也去过越州,后来没有机会再去南方,于是命画师画了一幅挂在宫中。”

杨柯眼底一亮:“瑾妃娘娘也喜欢越州?那儿可是山清水秀!尤其是屋子边上的小河,到了冬天都还是温温的。”

“她喜欢那里,可惜只去了一次。”伯喻说到此,眼里的眸光笼上了一层薄纱,脸上却仍是微笑,“算是借着山水安顿一颗寂寞心吧。”

杨柯听不明白,但她知道伯喻的神色沉郁了一分,于是道:“能去瞧瞧大好河山总是好的,许多人想去都没法去呢。”

伯喻点点头,又问道:“江南与京城有何不同?”

她见伯喻神色好转,语调也俏皮了起来,“如果要作比较,京城就像是皇宫里的几位殿下,端端正正,有型有款。江南嘛,更像是闯了大祸以后,被老爹发配到边角的纨绔公子哥儿,虽偏安一隅,但也潇洒随性。”

伯喻听了失笑道:“听你这么描述,江南好像更有意思了。”

“是呀,要说城里最热闹、最好玩的肯定是夜市。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人,吸一口气就闻见酒楼里的酒香,刚走几步就撞上个玩杂耍的。这热闹劲儿常常要到四更天才消停。大人在街上走,我们小孩儿就在人堆里乱窜。有一回我撞洒了人家手里的一串糖油果子。那卖糖油果子的大叔瞬间变了脸色,横眉竖眼地揪着我,嚷嚷着要我赔他一整筐的钱。我哪里有那么多钱?朝他又是堆笑脸又是起哭腔,他可油盐不进,当即就要伸手来抓我。”

伯喻接着问道:“后来呢?”

“我当然是拔腿就跑呀,可我一个小孩压根儿跑不过他。不过幸好老天帮忙,让我逃了一劫。”

她见伯喻的脸上满是疑惑,于是笑嘻嘻道:“那会儿凑巧到了五更天,做早市的开张了,”她学着馄炖摊的老板扯着嗓子吆喝,“‘新出锅的馄饨嘞,鲜得嘞!’馄炖香从街头飘到巷尾,一闻便知是虾仁馅还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