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伴读(1 / 2)

加入书签

京城刚下完一场春雨,天明水净,麦苗青青,看的人心里也觉得轻快。

杨柯跟着师父走在街道上,正要赶往御书院的祭酒纪启明在自家府邸举办的逸韵诗会。

“阿柯,过几日便是入宫伴读的试选了,你准备得如何啊?”自从紫英阁那晚以后,杨柯被程玉槿按在书桌前温书,连门都踏不出半步,整日里背些经史子集,学些钱谷兵革,脑子迷迷瞪瞪,“逍遥居”三个字早已被抹得一干二净。今日好不容易跟着师父出了门,本想借此机会偷得半日空闲,可师父偏又提起,她听到伴读二字脑门便突突地疼。

“师父,皇宫为何要选伴读?是不是皇子公主不爱读书,想找个垫背的跟他们一起熬?也太没天理了。”

“你这丫头,伴读哪是这么简单?”

“简单?可是读书一点儿都不简单啊。”

李元笑着捋了捋胡须:“皇宫遴选伴读呢,其一是为了皇家子弟砥砺学业,更重要的是巩固朝内官员与皇家的关系,从官宦子弟中物色辅佐下任君主的肱股之臣。而且啊,今年圣上要重启女官制度。”

“当女官是不是也能和师父您以前一样,在皇宫里横着走?”李元曾是御书院祭酒,总掌院务,但他年岁已大,十五年前便致仕归里,祭酒之位交由纪启明继任。

“宫里只有陛下能横着走。”李元手中的蒲扇轻轻拍了拍杨柯的头,“女官呢,属于尚书内省,她们负责处理圣上的政务文书、外廷奏事,地位自然也是不差的。”

杨柯听得糊里糊涂:“可我年纪尚小,进宫不适合吧。”

“你今年已满十八,当年公孙大人十五岁便入宫,十八已是不小了。”

“公孙大人是谁?”

“当今户部左侍郎公孙瑶。公孙家乃三代为官,她自十五岁便是皇帝的伴读女使,从御侍令一路做到户部长官,也是如今唯一一个外廷女官。”

杨柯哇道:“她好厉害啊。”

“这次宫里新招许多官家小姐当伴读,便是要效仿公孙瑶。既有先例在,朝廷自然要栽培些能写会算的女官来。”

杨柯插科打诨道:“京城那么多官老爷,从他们府里随便拎几个姑娘去便是,还要遴选什么呢?皇帝好好栽培,定能出个小公孙瑶。”

李元点了点她:“别忘了,阿柯,你也是其中一员,故而这次考试要认真对待。”

“好好好……”杨柯一面敷衍答应着,一面想着怎么糊弄,李元看清了她的鬼心思,用扇柄去敲她的额头,“为师会检查你的考卷,若有空白,我就告诉你娘,这个月无故消失的钱袋子都去向何处。”

杨柯嘴角一瘪:“师父??”

没过几日,便到了遴选伴读的日子。一大早,杨柯睡眼惺忪地被拎上马车,随众人赶往紫微宫。

不到数里之遥,早望见紫微宫中央的神武殿。神武殿是皇宫正殿,耸立于皇城的最高处,也是最中央。打眼看去,殿宇嵯峨,宫墙高耸,气派难掩。正殿上金碧辉煌,两廊下檐阿峻峭。入内可见三条呈川字纹的青石甬道,四周以水波纹白石铺就。

两扇朱红大门紧闭着,太监们推开殿门,平日里站着高冠博带的金砖之上齐整地列着考桌。殿中央的王座之下,是以纪启明为首的御书院夫子们。他们端坐一排,一动不动,像是门外的石狮子搬进来了似的。

“诸位请坐!”为首的大公公立于丹樨前大声宣布。

大家纷纷撩袍坐下,杨柯扭头瞅向殿内鎏金柱子上的蟠龙,她看得呆了,脸上也跟着蟠龙做起了表情,“不许东张西望!”一声乍喝从侧首的公公那传来,吓得杨柯一激灵。她倒以为说的是别人,遂也四顾看去,结果对上太监灼灼的视线,这才意识到原来是自己,于是学起师父的架子,拧起眉头,挺起胸膛,一脸端肃地阅览起书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