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3043(1 / 2)

加入书签

沈确凑到叶锦书耳畔,压低声音开口道:“虽然这个想法有些天马行空,但是似乎是合理的。”

陆法医架设的杀人装置,和之前滨海分局刑侦队在案情分析会上讨论结果不谋而合??死者死前可能被凶手关在箱子或笼子里,起码就死者体表的伤痕做出的解释是一致的。

“嗯……”叶锦书的视线依旧黏在尸检报告上,音响里传来陆离的声音:“死者的血液、胃内容物均检测出地西|泮,推测凶手让死者吃下含有地西|泮的食物,趁他昏睡,将他转移到行凶装置中。死亡时间是在进食后一小时左右,凶手并没有长时间折磨死者。”

陆离顿了一下,说出了一个与众人对连环杀手的印象不太相符的结论:“凶手虽然观看了受害人的死亡过程,但是,其实他并不享受凌虐受害人的过程。”

报告厅内一片哗然,俞安雨赶紧拍了拍手,示意让大家先不要讨论,陆离继续说:“在受害人死后才切断他的右手小指第一节也可以印证,这并不是折磨受害人的手段,而是凶手的仪式,至于其中的含义,陈教授应该会给出答案??以上是死者的初步尸检结果,就目前掌握到的情报,我们倾向于此案与‘8?8连环杀人案’凶手是同一人。”

陆离说完朝俞安雨点了下头,走下了主席台。

俞安雨接话过来:“马天骁外套上提取出的毛发与纤维也已经送检了,未来几天会有更多化验结果出来,我们应该也会掌握更多有效情报,如果大家有发现,随时同步出来。那么接下来??”俞安雨的视线扫过坐在台下的汪总队,他偏头示意另一侧的陈嗣述,俞安雨也顺着他的视线看向陈嗣述,试探着询问,“陈教授,有关凶手的侧写……”

陈嗣述闭上眼点了点头,掖着衣摆站起身,走上了主席台。

“各位同僚大家辛苦了,今天也比较晚了,我就少说废话,但在说出我的结论前,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有关凶手的侧写,只是基于案件已经掌握到的资料,利用犯罪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我个人经验做出的推导,并不代表最终凶手画像,只是从我这个学院派的角度,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的方向,并不能作为案件侦破指导。”陈嗣述抬手推了推眼镜,保持着学院派一贯的严谨态度。

放低众人的预期后,陈嗣述才进入正题:“查看了周金水和赖晓新的案件资料,我对凶手做出了如下侧写:这个人的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男性,使用非接触方式杀掉受害人,说明他并不是为了体验施虐的快感,这点刚才陆法医提到过,我也比较赞成,这也是本案的凶手和普通连环杀手不同的地方。凶手不触碰死者,从根本上是在刻意划清自己和死者,即流浪汉的界限,这说明这个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但是三名受害人死前都有进食,并且从食物中检测到地西|泮,说明他从事的工作与受害人有接触的可能性,而有关受害人的选择,目前看来均指向流浪汉群体,可见凶手仇视的某人与这个群体有关,他‘观赏’受害人的死亡过程,是他对身边那个与流浪汉有关的人仇恨的映射。”

“目前这个连环案件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死者被剁掉右手小指第一节,我个人倾向这两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大,第一,凶手自己没有右手小指第一节,所以他不能容忍比自己劣等的流浪汉拥有;第二,他仇视的对象没有右手小指第一节,那么这些流浪汉就是充当替罪羊的。”

“抛尸公共场所这一点,我个人其实比较纠结,就本案的凶手而言,他选择抛尸在市区而非山区,说明他有将尸体展示出来的意向,他选择了监控盲区,并且十分缜密,说明他并不愿被警方发现自己的身份,但在第三案中,他却冒险选择了非监控盲区进行抛尸,那么凶手对抛尸地的选择,可能并非‘市区’加上‘盲区’,而是‘某个特殊意义的地点’,所以我建议对比三个抛尸地周边环境特征,寻找共同点,也许能够得到凶手真正想要传递的信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