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1第71章(2 / 2)

加入书签

“很好。”姚勖谦点头,手指灵活,再一翻转,那枪口便转了方向,对准了另一个人,“那你呢?”

他用枪口随意点了几个人,被点到的人自然无不敢拒,纷纷应是。

有人带了头,后面也不用姚勖谦再恐吓,大家急急忙忙表着忠心,气氛异常热烈。

一片喧闹中,姚勖谦抬手,微微一压,席上再次安静。

他笑容轻快,视线缓缓扫过在场众人,很是满意地点头,再次开口:“朋友之间是要互相帮忙的,是吧?”

第二日,《江阳日报》的头版头条以大号加粗的字体,刊登了一个特大消息:东南纺织商会联合棉纺织行业各主要公司董事,联名签署并公开了一封《民族纺织工商业告全体同胞书》。

在这封号召书中,东南纺织商会从资本独立、经济独立、民生独立等多方面,对洋布泛滥的巨大危害予以解释,号召国民支持民族纺织工商业,抵制洋布倾销。

在报纸的最后,还附上了全部联名者的亲笔签名,以及此次《号召书》的发起人、东南纺织商会会长渠殊同的手写寄愿:

“长此以往,不谈补救,仅进口洋布一项,已足截我膏血,绝我命脉。抵制洋布、支持土布,即所以救贫,又所以救国。”

寄愿用毛笔书写,笔酣墨饱,风骨遒劲,让人一看就不由心生敬意,激潮澎湃。

再过一日,《申报》《新闻报》《经济时谈》等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大报一同转刊这封《号召书》,顿时,市坊间支持土布、支持民族工商业的民声四起。包括渠氏所属的几家布匹门面在内,早已被冷落多时的老号铺子人潮拥挤,重现昔日热闹景象,天行棉纱厂更是订货量暴增,任经理竟一时难以招架,忙得脚不沾地。

与众人的想象不同,渠殊同和毓琼却也是与大家一起,是从报纸上看到这封《号召书》的。最后的那句寄愿是渠殊同亲笔所写的没错,但他从未公开,也不知是怎么流传到外的,甚至还这般顶着他的名头堂而皇之登了报。

两人面面相觑,渠殊同起身去打了几个电话,过一会儿回来,很是无奈地揉着眉心:“是三变。也不知道他是用了什么方法,才让那些董事在联名书上签了字。”

还能用什么方法……

想到姚家的小三爷的做派,“威逼恐吓”四字就在嘴边,毓琼使劲咬牙,才咽下了这想法,露了个笑容来宽慰渠殊同:“不管什么方法,至少结果是好的,对吧?”

“多少可以挽回些损失,但这阵风潮过去,恐怕结局还是难以逆转。”渠殊同叹了口气,“不过你说得对,虽不是长久之计,至少也为我们争取了一些喘息之机。若要布局长远,恐怕还是要研究推广优质棉籽,产学官联合抢救棉业,才能有翻盘希望。”

渠氏众产业中,纺织业受到严重冲击,种植业又暂时没有新棉籽可供推广,两个主力行业都是危机重重,亟待其他产业的支援,以求尽量平顺度过此次危机。

渠殊同在认真研究了渠氏涉猎的各个行业之后,选定了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