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第11章(1 / 2)

加入书签

毓琼与家人陷入了冷战。

戴望鸿性格是出了名的宽和包容,许多洋玩意儿他都感兴趣,也敢尝试,甚至还在现在许多父亲还要求女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时候,就主动抛下了儿子,带了女儿去留洋,在家中也很是开明,愿意听小辈的意见。

可这一次,不知道是怎么了,他就像是梗住了一根筋似的,不管毓琼如何讲道理或是生气,都坚持这桩新定下的婚事,一门心思要让她赶紧嫁人。

更奇怪的是,就连向来温和疼爱她的母亲,和虽然聒噪但也很爱护她的哥哥,这一次都站在父亲那边。三个人如同一起中了魔一般,没有一个人支持毓琼,甚至还不顾她的反对,已经开始筹备起了亲事。

毓琼很愤怒,她的愤怒,在得知父亲去恭亲王府退婚后达到了顶点。

母亲忧虑的声音从门内传出:“王爷他……没说些什么吗?”

就是没见到父亲的表情,毓琼也能他的话语里听出浓浓的无奈来:“王爷还能说些什么呢。我之前对致一的看重,京中谁人不知,我对王爷说,当时我就写下了婚书,虽然后来因着对他弃官失望而再没提过这事,但没想到致一那孩子还留着定帖。虽然他没说要我应诺,但毕竟是我提议在先,也只能遵个先来后到,辜负七贝勒了。”

毓琼躲在门口偷听,不住撇嘴。

什么“提议在先”,什么“没说应诺”,父亲说的好听,把所有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但一定是那个渠殊同拿着当年的婚书找上门来,强迫向来重诺的父亲答应的!

母亲的声音已经又传来:“那王爷就应承了?”

“开始没应承,只说这件事他会解决,两个孩子的婚约不变。但我坚持要退,王爷也就松了口,说他要与七贝勒商议一下,再行答复。”

哥哥的声音紧随而起:“是了,阿爹,我听说七贝勒回国了,他怎么说?”

“我没见到七贝勒,但他与司霓已经是多年未见,想来也不会有多深的感情。更何况,他又留洋多年,喝了自由平等的洋墨水,我倒是觉得,他说不准还巴不得退了这父母之命的亲事呢。”

毓琼蹑手蹑脚跑回自己的院子,关上院门,自己一个人坐在海棠树下生气。

连七贝勒的婚事都已经去退了,看来这一次,父母亲是真的铁了心要让她嫁给那个渠殊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