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3砍甘蔗下(2 / 2)

加入书签

陈兰准备好洗澡水了,李琳抱着着小孩进去洗澡,李琳手脚麻利的把小李茹脱光光放水里,然后很快就给洗完了,洗完了小李茹还想在里面玩水,“洗澡前是哪个乖乖说不能洗完澡在里面玩水的?”

小李茹双手捂嘴,“不是我说的”

这赖皮的模样把李琳震惊了,“你是小人吗?小人就是言而无信。”

小李茹:“小人是什么?小小的人吗?那我是小人哇。”李琳她直接出手把小李茹抓起来用小被子卷起来,不给小李茹反抗的机会,等穿好衣服之后再讲大道理。陈兰给小李茹穿好了衣服,她小姑姑就把小李茹给撸到自己怀里,“言而无信,就是说话不算数,骗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事后又反悔。”

小李茹:“我听不懂!”三岁小儿,听不懂也正常,换个说法,“打个比方,你奶奶说等吃了晚饭之后就给你糖果吃,然后你吃了晚饭之后,又说太晚了,吃糖果不好,然后就不给你吃了,这个就是言而无信!”

小李茹:“这个比方不好,我奶奶才不会这样。”

李琳:“嗯呢,这个就是言而无信。”

小李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小孩就是得从小教起,不要说小孩听不懂,不教怎么知道听不懂?也不要说长大了就知道了,长大有长大要知道的事。

道理讲完了,轮到小李修洗澡了,这小子不挑,家里人谁给洗澡都可以,然后就陈兰逮着他去洗澡了,洗完还是想在里面玩水,陈兰还是薅了他出来,就说,哪个小孩不喜欢玩水,再大一点就要防着小孩偷偷的下池塘下河摸鱼玩水了,而每年的暑假都有小孩溺水的消息。

都给小孩洗完澡了,连小李意也给洗了,小李意是在房间里面洗的,洗了澡后就直接在房间床上玩了,他们的小姑姑在看着他们,陈兰就回厨房给灶里添柴,给锅里添水,小孩洗完澡了,大人也要烧水洗澡的,洗碗筷的水也得烧,所以柴火用的也快,得空了就得林子里捡柴,干活回来路上遇到倒地的树枝也不容错过,拿不回来的还专门赶牛车去拉回来。

吃饭的碗筷开水烫了一遍,事情也暂时告一段落了,就等下地的回来吃饭了。而甘蔗地那边也准备收工了,这块地的甘蔗砍完了,地头边上还种了甜薯,这东西也叫毛薯,直接水煮了吃,粉粉的,也可以用来煲汤,甘蔗砍完了,干脆挖了回家,反正种植的时间也够了,刚好也有锄头在,周老太和王梅用镰刀割了甜薯枝叶,李老头就把枝叶放牛车上,上面还有小粒的种子,这种子可以种,也可以煮了吃,先放牛车上,等到家后再给摘了出来留着做种子来年种。

李源和李江兄弟俩就挥着锄头开挖,王梅和周老太跟在后面捡挖出来的甜薯放在一块儿,李老头就捡到牛车上,周老太就说,“你去对面的辣椒看看有没有水桶,有的话借用一下”

李老头:“嗯,去找过了,没有,要是菜地的话就有水桶在。”

周老太:“行吧,慢就慢点,反正也急不得。”

十几分钟后甜薯全给挖出来了,种地头的,就一列,种下去就没怎么管过了,就给甘蔗施肥的时候顺便施过两回的肥料,产量不是很好,但也不算差,中不溜秋的。

李老头和李江赶着牛车,车上还装着甘蔗尾,其他人就骑自行车回去了,李老头和李江等会路过池塘,还得牵牛去泡一下水。

周老太到家之后,周老太赶鸡归笼了,就去洗了澡,洗澡后再给锅里添了水给灶里添了柴,这时候李老头也到家了,李老头把甘蔗尾卸下来堆放好,李老头再回屋拿了簸箕出来,甜薯捡到簸箕上,等会上去李源那儿吃饭就直接提上去,甜薯藤上的种子就放在柴堆上晒,等叶子晒干了就容易摘了。

王梅那边,回去之后也是先烧一锅洗澡水,水刚烧好,李江也到家了,李江让王梅先洗澡,他出去把鸡鸭给赶回笼里面,再给提到家里盖上防水布,年底了,大晚上把鸡鸭放外面就是养肥别人。

老屋那边,周老太和李老头俩人也收拾好了,牲畜也安排妥当了,俩人提着装甜薯的簸箕上李源的家去,周老太问道,“阿兰,甘蔗地头挖的甜薯放哪?”

陈兰接过周老太手里的簸箕,“艾,还挖了这么多呢,都没咋管过,你留些出来了没?”

周老太摆摆手,“我地里也有种,还没挖,这些都不多,你留着自个吃。”

陈兰提了簸箕到置物间,甜薯倒放在南瓜的边上,番薯,冬瓜花生谷子什么的,都放这儿,放好后就关好门,免得老鼠跑进去霍霍粮食。小李茹听到周老太的声音,就从房间里跑出来,先喊了声“奶奶”又接着问陈兰,“妈妈,奶奶和爷爷回来了,是不是可以吃饭饭啦。”

陈兰安慰道,“还没呢,要等大伯和大伯娘哦,肚子饿啦?”

小李茹摸了摸肚子,“有一点点哦。”

陈兰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快了哦”,周老太这个疼孙女的,“肚子饿了,就先给她吃点。”

小李茹搂了搂周老太的大腿,“奶奶,你坐下来,我给你捶捶背,我下午和姐姐哥哥也给小姑姑捶背啦。”

周老太双手搂着小李茹进怀里,“这里厉害呢,奶奶不累,不用你捶,留着力气等会吃饭。”

话音刚落,李江夫妻就推门进来了,小李茹赶紧喊道,“伯伯,伯娘,吃饭啦。”

李江和王梅应了“哎”就说道,“肚子饿啦,肚子饿了就先吃,不用等伯伯和伯娘。”

人齐了,那就可以开饭了,陈兰回房间把小意抱着,“李琳,小莹,小茹,别看了,赶紧出来吃饭,要开饭了。”李源赶紧结果陈兰手里的小孩,“我来抱着,你抱着吃饭不够方便。”

这两天干活累,李老头给自己满上了一小盅的米酒,这米酒是自家酿的,没蒸馏过,所以喝起来不辣,但后劲还是很大的,而李老头也没有酒瘾,一般也是干活累的时候来点。李江见他爹喝起酒来了,他就问,“弟妹,还有酒盅么,我也来喝点。”

陈兰,“没有,爸的那酒盅是他自个带的,阿源平时又不怎么喝酒,家里就没买这个。”没有那就用碗来喝,李老头把装米酒的瓶子递给他的大儿,李江接过来倒了半碗不到,就着没炒过的花生米就小口、小口的喝上酒了,时不时也夹上一筷子的菜来下酒。

李源抱着小意吃饭,夹菜没这么方便,陈兰给小的夹菜也给大的夹菜。马铃薯焖鸡,马铃薯软烂入味,这个真的是老人大人小孩都无法拒绝的一道菜,马铃薯吃起来面面的,还有鸡肉的香味,鸡肉先煸炒过的,保留了鸡的肉香,还多了酱香,焖的时间不短,小孩的小米牙一咬就烂,看小李茹、小李莹和小李修他们的干饭动作,就知道这菜有多香了,腮帮子满满的。

李源怀里的小李意就是看得着吃不着,口水控制不住的沿着嘴角流了出来,陈兰给李源夹菜的时,看了李源怀里的小姑娘一眼,见这小娃娃嘴角有晶莹的液体,打趣道,“你也饿啦,等妈妈吃完就喂你,这个菜你还不能吃,乖哦。”

周老太也打趣道,“这么香的菜,可不就是馋人么,差不多能给小意吃辅食了。”

陈兰咽下嘴里的食物说道,“还早着呢,才四个月的样子,也还能给她喝奶粉,再过两个月再说。”

周老太,“也是,以前可没奶粉这些,娃娃吃不饱,可不得吃些米糊。”周老太就近夹了她面前的冬瓜,冬瓜炒鱿鱼,之前冬瓜都用来煮汤和炒猪肉,冬瓜炒鱿鱼周老太是没吃过,也或许是吃过了,但味道没有今天陈兰炒的惊艳,干鱿鱼炒菜更香,新鲜的鱿鱼就清蒸或者白灼好吃,王梅对这道菜也很是青睐,“阿兰,你这冬瓜怎么炒的,怎么就这么香,我之前炒了都没这么好吃。”

陈兰:“干鱿鱼要泡发久点,彻底泡开,然后切条下油锅炒到香味出来,香味不炒出来会腥得,接着把大蒜放进去炒出大蒜的香味,再把冬瓜放进去,放点黄豆酱,水放一些,能焖到冬瓜熟了就行,冬瓜焖熟了再放点盐调味,再倒入葱段翻炒几下就能出锅了。”

王梅:“就说怎么看着这有豉油的颜色,但吃不到酸味,原来是放了黄豆酱来的”

陈兰:“对,炒冬瓜放豉油是会有些酸味。”李琳也赶紧夹了几筷子,味道还真挺可以的,小孩见大人对这菜这么推崇,纷纷端着自己的小碗让自家家长给自己夹,吃完了还“哇”一声,做饭的人极为自得,谁都想自己煮的饭菜被人一扫而光。

李琳就更喜欢西蓝花炒鸡杂,西蓝花脆口脆口的,鸡杂也好吃,鸡杂煸炒过焦香焦香的,西蓝花炒前也过了一遍油盐水,所以吃起来口感是脆脆的,今晚的菜还是一扫而光,都吃的极为满足。

吃过晚饭之后,李源把怀里的小意放到陈兰怀里,他去收拾碗筷,周老太和王梅就收拾好桌子,打扫一下卫生,该扔的垃圾拿出去倒掉,骨头这些放家里隔夜有味还吸引老鼠。

都清理好,吃饭的大桌子也收拾好放置物间,关掉厨房的灯,就回大厅里坐着聊天了,陈兰把小李莹拿下来的番薯放桌子上,“这番薯小莹拿下来的,说带给我们吃的。”周老太大为激动,“我大孙女真孝顺,回家还给奶奶带吃的。”然后就拿起一条番薯掰开和李老头一人一半分着吃,虽然刚吃完饭,但孙女的心意不能错过,半条番薯还是能吃得下的。

李老头这时候发话了,问李源,“甘蔗明天砍够车了,有提前叫人装车了吗?”

李源回道,“说过了,叫了七个人一起装车了,工钱也说好了。”“七个人也差不多了,我和你,再加上七个人,有九个人了”李江说道。王梅就说,“不够人的话,我去也行。”

周老太就说道:“不用你去,要是你去,还不如叫你爸去,一把甘蔗也不轻,去扛很费腰。”

李源:“爹和大嫂都不用去,九个人装慢点就行了,爹的腰也不能太用力,大嫂忙了两天了,要歇歇。”

李老头接着问李源,“明天砍哪一块地的?”

李源,“就下一片地,离现在这块地不远的那块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