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碎银几两(2 / 2)

加入书签

苏玄染正临窗疾书,笔锋在纸上划过。

她悄悄踮起脚,将碗轻搁在他左手边的书桌一角,清甘的药香混着墨香漫开。

他笔尖未停,目光始终落在纸上。

温曲儿没多留,声音轻缓:“我醒了这些日子,身子早养利索了。”

她顿了顿,又补了句:“这剩下的,你喝了才不浪费。”

说完便转身要走时,眼角余光瞥见笔锋在纸上一顿。

他终于抬了眼,视线落在那碗参汤上,却没看她。

第五日

清晨,天色尚暗沉,苏玄染已利落净面束发。

他熟稔穿梭在厨房,碳炉上米粥正咕嘟作响,药炉上的砂壶也腾起袅袅白雾,苦涩药香与米香在静谧清晨里交织。

温曲儿紧拥着她的钱匣子,一夜酣眠,直至晨曦悄然透过窗棂,方才醒转。

今日非集市日,手中又握着七百文银钱,心下也不慌张了,待洗漱之事完毕,她便朝着厨房行去。

刚一踏入厨房,一股粥香便扑鼻而来。抬眸看去,饭桌上规整摆着粥锅、一碟小菜与碗筷,苏玄染所需服用的汤药也已熬煮过。

温曲儿唇角漫开笑意,踱步到饭桌前,盛好粥,舀起一勺送入口中。

儿时,外婆最是疼爱她,常煮炭火细煨的地瓜粥,外婆说,炭火慢熬出的食物,最能养护阳气,馥郁香甜的滋味,深刻在记忆里。

后来独自生活,日子匆忙,只能常以外卖敷衍,此刻再尝这粥,一股暖融之意悄然爬上心头。

原来,这份对炭火粥香的眷恋,是刻在骨子里的。

在现代时,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住处是租来的。

她父母晚婚早离,在她三岁时便已离异,很快各自重组家庭并生育子女,自那以后,她便与外公外婆一同生活。

尽管父母间缘分浅淡,但外公外婆对她慈爱备至,她的父亲虽未在身边照顾,却也每月按时给予抚养费。

两位老人性情豁达,在他们的熏陶下,她也养成了阳光开朗的性格,于乡间自在成长。

十七岁时,外公辞世,待她年满二十岁,外婆也寿终正寝,此后她便真正成了孤身一人。

二十六载春秋过,没谈过恋爱,没什么牵绊,外公外婆留下的那点念想,全藏在一碗粥、一碟菜的滋味里。

她的目光移向一侧的菜篮子,里头井然有序码放着苏玄染昨天购置的新鲜蔬菜,再去往米缸,米粮也被他添补了些。

手上有银钱,米缸中也有米,暂且无需担忧挨饿,只是,却独独缺少肉食,这几日吃得太过寡淡,嘴里都快没了滋味。

忆起那炸得色泽金黄、口感酥脆的猪油渣,思绪便飘回到儿时。

记得那时,外婆亲手做过一次猪油渣野菜粗面包子,那一回独特的香味,是她童年记忆里绮丽的色彩。

如今再次想起,不禁咂了咂嘴,回味着那段被尘封在岁月深处,却依旧鲜活如初的美好时光,不自觉露出饱含眷恋的浅笑。

此刻正值明媚春日时节,山上想必是生长着不少鲜嫩的野菜,只是这具身体的原主向来懒得去采摘。

橱柜里也正巧存放着一小袋粗面粉,拿来做野菜包子正合适。

这般想着温曲儿便拎起篮子,刚迈出门槛,蓦地忆起原主或许是被推下山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