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心火(1 / 2)
姚贯似是想起什么,温和笑道:“小姑娘聪慧是好,可对姑娘家来说,多思反而痛苦。”
闻竹冷笑。
哪来的毫无根据的逻辑?
碍于面上礼数,闻竹只能在心中暗骂,伸手把池姐儿揽得更紧。正想着诌些体面的说辞,却听得闻池不大但坚定的声音。
她挺直背脊,扬头直视姚贯:
“多谢贵人指点,但若要一辈子只做个傻瓜,小女也是不愿意的。”
闻池轻轻一福,眼中胆怯逐渐化作坚定。
看闻竹方才谨慎逢迎,料想这人身份定不简单,闻卯生觑着姚贯的神色,有些担忧地看向出言顶撞的小女儿。
闻竹虽未言语,却拍了拍闻池的肩,欣慰惊喜,等闻池说完,才向姚贯赔礼:
“小妹心直口快,请姚公莫要见怪。”
正要离开的姚贯向闻池深深望了一眼,随即一笑,意味深长:
“不愧是闻公子的妹妹,”他像听见了什么笑话,对着小猫小狗般,随手指向桌上一盘用了一半的果子,“来人,这个??给小姑娘拿去罢。”
姚贯一走,留下唐义伦和薛红莲,二人还有私话,帘子一放,两个雅间重新隔开。手里多的一盘果子,被闻竹随手丢在案上,看都没看一眼。
闻卯生依旧后怕,他直来直去,也不避着纪宣:
“池丫头啊,刚才要吓死你爹喽!”
闻卯生实在爽直,纪宣失笑,宽慰道:“童言无忌,舅舅怎会怪罪,伯父不必忧心??刚才池姐儿说得真好。”
小小年纪,有这样的认知和胆略,纪宣发自内心感叹,他躬下身,坚定看向闻池:
“池姐儿这样的女孩儿,永远不会成傻瓜的。”
被人夸赞,闻池小孩子心性,笑着扬起头,如雀儿一般,围在长姐身边:
“池姐儿以后,一定要像阿??阿兄一样有学问!”
闻竹忽有些感叹,在汴京待久了,学会一身马屁功夫和无用的曲折言语,竟忘却了直截了当地反驳是什么滋味。
她心里五味杂陈,缓缓抚着闻池毛茸茸的脑袋:
“池姐儿真好,有时候,我还远不如你。”
闻竹笑着点上她的额头,池姐儿笑得更开心了。
直到到她们离开,谁也没动那盘果子。
………………
汴京地广,一日游赏,闻卯生和龙凤胎虽有些疲惫,眼里是遮不住的欣喜。一日匆匆而过,转眼间,天色渐暗,几人已来到城门外。
临了,闻池闻田一步三顾,都有些不舍。
闻卯生是个坚毅的中年男人,此时眼眶也有些湿润。
闻竹为不让家人忧心,笑着宽慰:“年关将至,还有十几天的功夫,我到时还要回祥符,爹到时可莫要嫌烦?”
闻竹叮嘱几句,又把鼓囊囊的钱袋子塞给闻卯生,转身匆匆走了。
纪宣将手里提着的各色点心塞给闻卯生,摸了摸两小儿的头,揖别之后,看着三人上了马车,方追着闻竹背影而去。
闻竹不敢回头。
不知走了多远,直到街边铺子的红色绫绸充斥视野,她才停下脚步。
也才发觉,纪二郎始终跟在自己身后。
行至太学,闻竹心情也略舒缓下来。
纪宣始终有话憋在心口,若直截了当地讲出来,又显得过于奇怪,在心里绕了九曲十八弯,清了清嗓子:
“闻修之,你觉得在茶坊门口,唐五郎为什么和你说那些话?”
他一问,闻竹便再次想起唐义伦那张气皱的俊脸,不由得失笑。
……
一行人出了茶坊,在门口,闻竹被面色阴郁的唐义伦拦住了去路。
他身旁的薛红莲看了她一眼,面露担忧,扯着唐义伦的胳臂,他却岿然不动,面色更加不虞:
“红莲,你慌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