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谁是凶手?(2 / 2)
太学学子入学时各有一份生员档案,管理极为严格。一份锁于石经阁深处,轻易不动。一份在崇化堂后学官办公之地,只有学官、部分吏目有查阅之权。就算是杨、董这般的斋长,也不能轻易拿到。
几人更加沉默。
这意味着,问题极可能出在学官胥吏等人身上。
卫赐转头看向闻竹,眼中带着迷惑。闻竹了然,小声细细同他解释。
“二位兄,你们平素与学官接触甚多,可觉察什么异常?”纪宣尝试问。
“这几日见过的学官都没有腿伤,”董生谨慎,沉思片刻又道,“最近少见贾学官。不过他家小儿生了重病,几月来常常告假......”
如此说,太学学官之中,只有贾学官尚且不能排除嫌疑。
几人俱抬头,他们现在头绪并不多。目前嫌疑者,只有贾学官、几名太学管事的胥吏、胡衙内。
闻竹的心慢慢沉了下去,且不说胡衙内这个太岁,贾学官便是个问题。
她都是听林彻讲的,贾询官官运不算亨通,他举人出身,多年来只混成个管太学仓库的不入流吏目。直到吕祭酒上任,他不知如何和祭酒攀了个九曲十八弯的亲,这才被提到学录位置。
杨世英眼中清明些许:“某之拙见,而今疑者有三,我们可兵分三路。我略会些追踪之术,又为斋长,出入太学也方便些,查探贾学官,某自愿前往。”
“嘉惟,殊成,你们曾见过那贼人,留意胥吏中是否有身量形貌相似,形迹可疑之人,必要时,烦请二位务必相助......”他像是下了什么决心,双手交叠,向纪宣他们的方向深深一揖,郑重非常。
想来杨世英也是真着急了。他话说一半,无非是想借助吕纪两勋贵之家的资源,查起案子也快些。纪家不必多说,细论吕家在汴京势头倒也不逊于纪家。现今的太学主官、国子监祭酒吕登敏,还算是吕嘉惟本家亲戚。事虽如此,但以几人的交情,又是在同窗俱在的场合,这种请求仍算唐突。
闻竹留意着纪宣、嘉惟的面色,不知二人作何应对。
嘉惟纪宣何其聪明,即刻便懂他话中之意。事有轻重,二人并不在意细枝末节。
“自该如此!杨大哥不必担忧。”
杨世英眼中感激,三人目光交汇时,似乎产生了一种不约而同的默契。少年人之间,本不需过多伪饰。
“董大哥,小闻,小卫,十斋随时可能遭灾,小闻又扭了脚,便留守太学,守株待兔,切莫打草惊蛇,多留意胡衙内动向,拜托诸位!”
三人点头,一通安排,倒也还合理。
“还有一事,想托付三位,”杨世英阖目又睁,目光恳切,再次深揖,“我斋八名同窗遭此祸事,整日惴惴不安。我又将常离太学......还请三位帮忙多多照拂!”
闻竹心中慨叹,她与杨世英不熟,却常闻听他的名号:八斋斋长杨世英二十又三,为人沉稳踏实,出了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