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拍马屁(2 / 2)

加入书签

闻竹想着,这位大概便是纪二老爷,纪方和。

纪方和携家小回京述职,到京不过十天,此时正待考课结果,尚未赋职位,这段时日在家闲居,难得清闲。

纪方和眼中只能见到一个人,直接向夫人走去。闻竹冷眼看着,二人明明没什么举动,她却觉两个人腻得要命,连带着周遭气息也变了样。真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纪方和对夫人说了几句,夫人一笑,便带容姐和丫鬟仆妇离去。

“这位??便是二郎的友人罢?”

“晚辈闻竹,见过二老爷。”闻竹自报家门,“晚辈曾拜读纪公诗词,久仰公之才名,今日得见,晚辈幸甚。”

“哦?”纪方和展了折扇,轻摇了摇,多了几分探究之意,“闻小哥喜欢诗?”

谈及叔父诗词,纪宣好奇:“修之也读过吗?叔父《蝶恋花》一阙,我最喜欢了。”

“纪公诗词名扬天下,未读过的人倒少见,”闻竹一笑,又朝着纪宣说道,“不过,若说最喜欢……纪公《夔州行纪》中十篇游记,徜徉恣肆,流云行水,某曾有幸读过,喜爱非常,乃觉妙极!”

纪方和摇扇的手停了下来。

《夔州行纪》乃是他赴任夔州所写。那时他在地方辗转多年,心生蹉跎之感。意有所至,文思泉涌,抬笔便写了,十篇游记扬洒而出。是他得意之作,可惜流传不广,远不如他诗词有名。

“闻小哥真心喜欢?”珍视但名气欠缺的佳作,竟被这年轻人默默喜欢?纪方和骨子里是个纯正的文人,此时眼光闪烁,生出知音之感,对眼前这少年也多了几分青眼,“国朝年轻文士都偏爱诗词。没想到闻小哥对某的游记多几分兴趣,也算难得。”

闻竹留意纪方和神色,见他笑意宴宴,继续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纪公二者兼得。晚辈尚不能行万里路,便以读书弥补。读纪公文章,晚辈感慨良多。”

听她此语,纪宣亦感触颇深,回想起早年游历,眼中神往:“叔父确是行过万里路的人,光我跟着赴任的那些年,南南北北,河北路、两浙路、京东东路......大都走过。”

河北路?

心弦蓦然被拨动。

河北路,大名府...

元城县......

算是她最初的故乡??藏于她记忆深处却从未尘封之地。

细说来,闻竹本是大名府元城县人。幼年时生父去世后又逢饥荒,母亲于落英带着她一四岁小儿跟随大队饥民一路逃荒,才到了开封郊县祥符。其后母亲和祥符鳏夫闻卯生??也即她养父??重组家庭,又育有双生姐弟闻池闻田,此皆后话。

思及已仙去的阿娘,闻竹微微低头,掩饰自己暗淡下来的目光。

纪方和随和儒雅:“二郎随我走了很多地方。我在外多年,闲时便作些地方风土随笔,殊成正为我整理。闻公子若喜欢,可到殊成那去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