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卷 第45章 要钱的哥哥,贫穷的她(1 / 2)

加入书签

只见信差将一件件东西从斜挎着的大包袱里取出,“这个,这个,还有这个,你收一下。”

正惊喜呢,又听他道——

“哦,结账路费十六两六百文,给你抹零,十六两五百文。”

……

多少??

以前怎么不知道路费这么贵呢。

福宁肉疼地捂着钱袋子,信差见她这样子,不满道:“邕州过来,你知道多少路吗,携带这么多东西,容易吗?”

说得也对。

但……这路费也真是巧,她提心吊胆的一单,就这么白干了。

哎,哥哥捎东西为什么不出钱,要收东西的人付啊!

心中腹诽,福宁动作缓慢地将钱袋子打开,数了数里面的钱。

四份桂花糕两百文,再算上钱袋里原本就有一两银子,这下还剩一两三百文了。

早知道不买桂花糕了。

家里厨子做的虽然没外面买的好吃,但也不是不能吃。

福宁一手交钱,信差一手交货。

钱货两清,她开心又肉疼地提着物件回府。

正要去前院将哥哥捎东西来了的好消息告知爹娘,步子刚跨进前院中,就见丫鬟婆子小厮排成几列。

肃静极了。

母亲站在台阶之上,有力的声音难掩疲惫,“如今赵家已不比从前,上个月的月银迟迟未发给你们,我知道你们私下已有颇多怨言。”

“眼下,府中的确养不起那么多人。”

话音落,刚才还肃静的丫鬟婆子,一个个地忍不住出了声——

“夫人,奴婢们都知道您不容易,私下从未有过怨言。”

“是啊夫人,您与老爷宅心仁厚,少爷小姐也从不苛责奴婢们,赵家遭难,奴婢们愿意陪赵家共渡难关,还请夫人不要发卖奴婢们!”

一道道声音在人群中此起彼伏,也在福宁的心里起伏着。

她现在才知,府中上月的月银还没发。

转头看向阿婵,后者手上拿着一袋桂花糕,垂着头小声道,“小姐,奴婢不要银子也行的。”

院中,容婉正色道:“一月如此,却不能月月如此,你们在府中这么多年,我不会发卖你们。上个月的月银便用卖身契抵吧,领了卖身契后,各自离去。”

底下人面面相觑,想到府中已如此艰难,夫人竟还同往日一般仁慈,不仅不发卖她们,甚至还将卖身契归还……

这种时候,自然有人是愿意离开的。

却也有傻乎乎的,不肯走的。

“夫人,老婆子我到哪也遭嫌弃,就算不要月银,我也乐意伺候夫人小姐。”

“是啊奴婢也愿意,奴婢自小在赵府,离了赵府也没有地方去,就让奴婢留下吧!”

容婉闭了闭眼,狠心道:“若将来赵府遭遇不测,你们难道也要跟着一起吗。”

底下人还欲张口,又想到某种最糟糕的情况,到底还是没再开口。

他们领了卖身契,收拾东西离开赵家,只留下最初的几人。

耿嬷嬷是母亲的陪嫁。

赵管家与赵护院都是老仆,一文一武,打小就跟着父亲的。

至于阿婵,从小没有双亲,是耿嬷嬷的养女。

除此之外,母亲还留了一个厨子,和那个非要留下的瘸了腿的张嬷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