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5汴京看房(2 / 2)

加入书签

日益繁重的采摘,让她必须增加在空间内劳作的时长,所以她需要一个单独的宅子,白日在宅子里呆着,也可以进入空间内干农活。

后期大量采购书籍、字画、古玩、瓷器,都送货到这个宅子。

周记花果铺现在人多眼杂,她倒不是担心弟弟妹妹们,而是燕驰那双敏锐的眼睛,虽然笑的春风和煦,可是她总是隐隐不安。

上次生药铺被砸,发现宅子是燕驰时,她就有了再找一处宅子的念想。

李旌自己买宅子时的牙人,名叫何安,专做宅子租赁买卖,当时手上就有几处宅子出售的信息,李旌自己看过,很是不错。

恰好苏叶不忙,云初便带着苏叶,跟着何安看了三处宅子,李旌作陪。

第一个宅子,在小纸坊巷,位于城南,离朱雀门很近,左临天街,右临大相国寺向南延伸出来的街道,街上五花八门的铺子,也是个热闹的地方。两进大宅,热闹但是也嘈杂,人来人往。

宅子主人要价四千贯。云初嫌弃太嘈杂,性价比不高。

第二个宅子,在赫赫有名的春明坊,位于外城,紧靠汴河南岸角门子,沿着汴河南岸向西到御街,沿途很多客店、商铺。

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勋贵人家,至少出过三位宰相。

云初一行人,站在坊口观望,青石铺成的街道,向里面弯曲延展,两百房屋皆瓦房,楼门相交,肃穆庄严,院墙内探出丛丛修竹。

原是太宗时枢密使的宅子,太宗御赐,曾经的显宦之家,气度尚在。

三进宅子,十几间厢房,园子里遍植鲜花,栽满名贵花草,姹紫嫣红,翠竹夹道,苍树翠蔓,远处水声潺潺。

海棠、木香、含笑、绣球、凤仙等,目不暇接,名贵花草不下百种,比云初空间内的还多。

云初和苏叶站在一片芍药花荫下小憩,上千朵芍药开的正旺,旁边的花圃中,木笔花、杜鹃、金雀儿,夭夭灼灼。

坊外行人匆匆,坊内确是一片安静的天地。

闹中取静,又离大相国寺不是很远,这两点非常好,缺憾就是价钱不便宜,十年前要八千贯,现在这处宅子的价格一万一千贯。

毕竟汴京城寸土寸金,房价一年比一年贵。这个价格,房主也不急着出售,只是挂着。

春明坊房子贵,还有一个原因,宋绶、宋敏求父子,他们在学术文化,特别是藏书史上的影响力使得春明坊名垂青史,三万本藏书吸引着读书人,宋家俨然成了汴京城图书馆。

甚至王安石在馆阁任职时,与宋家为邻,方便去宋家借书看,堪称大宋版学区房。

另外春明坊浓郁的文化氛围,宅主们热衷收藏和鉴赏书画、金石。

四人往北边走了几条街,第三处宅子,在城东左军第一厢延和坊,南临兴宁坊,西临惠政坊,东北边靠近曹门,北边穿过柳林巷就是潘楼街。

这一带官府颇多,榷货务、弓弩院、市易司,巷口有家祝婆婆香药果子。

三进的宅子,几十个房间,收拾得很典雅,小桥流水,假山、荷塘、亭台、花圃,样样齐全。

何安介绍,这处宅子,在整个延和坊,找不到第二家,主人家急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