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宝宝宝宝宝宝宝(1 / 2)
最开始的时候,家里只有奏人会唱歌。逆卷萌听着他的歌声长大,她知道他喜欢在哪些地方换气,知道他最高和最低的音是什么样子,知道他在唱歌的时候总是要坐在高处。
于是小萌学唱歌的时候,也免不了带着几分他的习惯,甚至总想抱着一只兔子玩偶再开始唱。
妈妈不会唱歌,妈妈没有妈妈,不知道摇篮曲该怎么唱。那小萌给妈妈唱。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她把自己听到的好听的歌全部送给妈妈。
爸爸也不会唱歌,爸爸哼哼起来像野牛。爸爸也没听过摇篮曲,但他说只要是在睡觉前唱的歌都算,所以小萌是摇篮曲之王,是绝世天才,可以拳打贝多芬脚踢莫扎特。
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修叔叔就用一种难言的眼神看着他。
修叔叔不会唱歌,但是很懂音乐。他有很多会唱歌的黑盘子。他把那些漆黑的、表面上刻着一圈圈纹路的盘子放到一个棕色的架子上,不同的黑盘子就唱出不同的歌。
小萌喜欢趴在地上,一边听着这些歌,一边画画。那些五颜六色的线条随着这些旋律开始波动,把她和修轻轻摇晃,送去遥远的地方。
唱歌和说话不太一样,唱歌的时候不能打断,要认真听;说话的时候你来我往,必须回应。但唱歌和说话又那么像,都是在表达。小鸟会唱歌,树叶也会唱歌,但只有风来的时候它们才愿意开口。不过,要让钢琴唱歌,也只能等手指来。
钢琴更喜欢礼人的手指,礼人弹的时候它就会唱出美妙的歌。钢琴和小萌的手指还不熟悉,只是吱吱呀呀地讲话。钢琴喜欢有礼貌的孩子,如果小萌按照顺序一一和每块琴键打招呼,它就会唱出动听的歌。
逆卷萌也有属于自己的歌。在她三岁生日那年,逆卷修给她写了一首《致伊莉丝》。这是一首独立钢琴小品,回旋曲式,是春天里种子萌芽,雨滴开花,喜悦落下,滴滴答答。
奏人很不高兴,因为他觉得音乐这件事是他和小萌的专属。但修要掺和进来,礼人也要和他抢。
不同的歌就这样发生了矛盾。
但他们的歌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处理得很好。妈妈说。
奏人只需要一个听众,他要表达,要倾诉,要被看到。小萌静静地听着,感受他的苦闷与喜乐;然后握着他的手,传达自己的所有的感受。
礼人弹琴不为了谁,只为了自己,他试图从这件事上去思考、去获得平静。小萌跟着他一点点学琴,礼人常常会恍惚。他知道,这个孩子只是自己心事的过路者。
修的音乐概念要大得多,也要复杂得多。他说会唱歌的不是黑盘子,黑盘子只是一个记录音乐的存在。发出音乐的是乐器,乐器有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如果要组建一支交响乐队,还要加上色彩乐器组,后者包含钢琴、管风琴、竖琴。
但修并不强迫小萌一一了解。他只是一点点把这些分享给她。他们躺在音乐室的地板上,一起感受着音符的流淌。
现在,每个叔叔都很开心。
小萌想,她的确是一个音乐天才。
??
小萌从小就喜欢各种各样的颜色。一开始,小森唯还没察觉到不对。但随着她的表达越来越清晰,她发现小萌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开心的时候,会掉落出金色的、闪亮的小星星;生气的时候,会散发深黑色的、粘稠的雾气。她觉得修的名字是青草的香气和芒果的颜色,“唯”这个字会像花朵一样绽放,然后旋转、舞蹈。字母A是粉红色的,字母B有晒过的被子的气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