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4狱中审(2 / 2)

加入书签

却被杨灵灵一把薅住:“别走别走,都是亲人!”

冷砚冰也三两步走过去,拉住县太爷的胳膊:“没事儿的西,不用担心,储公子就是小储。”

县太爷满脸惊讶,脑中立即回想起了有关小储的记忆,见储衙内走过来,笑嘻嘻地和自己打招呼,又见她们方才不顾OOC判定,说话也变得直白起来,胸中的憋闷和苦涩顿时消散了大半。

相认一番,缓了心神,理智恢复。

“不好意思,刚刚是我情绪上头了。”县太爷长叹一声,回归正题,又问了几人今日在白石村查得如何。

简单互通了消息,几人得知,原来县太爷跟着巡按御史,以及他身边的樊幕僚去了刺史府。

“县太爷”以往也在城东顾员外的引荐之下认识了渝州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见那席上坐着的,不仅有州府衙门的几位上官,还有渝州以甘老为首的乡绅,以及梅、赵几家渝州富商。虽是经商起家,族中个别子弟却也有进士功名在身。

一时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县太爷看不太明白,但直觉感到这里头暗流涌动,一面害怕知晓太多,引火烧身,一面又心系白石村的案情,担心那两个捕头阳奉阴违,根本没好好查案,于是便以“家中夫人卧病在床,过晚归家恐其见罪”的由头向席间众位告辞。

县太爷惧内的名声在外,巡按御史今日也已深深领教了一番,加之县太爷又并非此局的关键人物,实在是可有可无。

众位大人听了,也都只觉得好笑,摆了摆衣袖,让他赶快离席,归家便是。

按照原计划,沈、冷、储三人进到快班房中,而县太爷正好同杨灵灵搭伙,前往牢狱审问嫌犯。

*

牢狱内,三名狱卒巡逻完毕,将将坐下,竟见县太爷一脑门官司,身后跟着杨灵灵,又连忙起身,将狱中目前的情况仔细汇报了一遍。

县太爷点头“嗯”了声,径直往房中的书案前一坐,吩咐狱卒将人犯一一提来,要亲自审问。

几个狱卒应诺,忙不迭地往牢房里头去。

率先被带上前来的是白石村村长的浑家。那女人瞧上去四十好几,颤颤巍巍地跪在地上回话,说自己姓陶。

县太爷端的是一副不怒自威的做派,让那陶氏立即将昨日发生之事从头到尾细细讲来。

那陶氏回想一瞬,有些磕磕绊绊地道:“回,回青天大老爷,昨日天还没亮,民妇,民妇便在村口瞧见白家的表姑娘慕霜娘,面带愁容,急匆匆往山上去。民妇听说那霜娘前些日子许了城中的赵员外,想着即将出嫁的娘子,心中想必都是不安的,便上前劝慰了她几句。”

“那霜娘走后没多久,城中那个卖豆腐的施姑娘便来了,可巧就是来寻霜娘的。民妇便说霜娘已经上山去了,只怕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那施姑娘便让我引她去白家一趟。”

实则今日下午在白石村时,杨灵灵与沈观澜在村中遇到的那个大娘便说,昨日晨起,她的确在村口处瞧见陶氏与一陌生女子交谈,并带着那女子去了白家。

县太爷瞥向一侧,杨灵灵立即会意,用极低的声音在她耳畔道:“说的真话。”

在进入牢狱之前,杨灵灵也已经将自己手头的道具可以分辨他人所言真伪的消息说与县太爷听了。

“……可刚到那白家院子,民妇便听屋内传来那慕娘子的叫喊,什么‘如今这事还能怎么办’‘不依也得依’‘是不是想要将我逼死’之类的话……民妇想着,只怕来得不是时候,正想叫那施姑娘说改日再来,可巧这时候那白家郎君出了房门,民妇便与他说,城里的施姑娘来找霜娘,然后民妇就先行离开了。”

“之后便是快及午时,民妇出了门往田里送饭,便见霜娘回来了。民妇瞧着她那时的表情,已经和早上完全不一样了,看起来很是高兴,就上去同她闲聊了几句,又见她手中竟拿着一捧颠茄,便提醒她那果子有毒,若是一不小心吃了进去,可是要出大事的!”

杨灵灵和县太爷几乎是凝神屏息。

“那霜娘听了,起先也很是惊讶,解释说她本就是因这果子长得好看才摘的,既然这果子有毒不能吃,那拿回去插瓶也是好的。民妇想着,她家里日子过得很是拮据,平日里没几个像样的菜,看到山上的野果子想摘来吃也很正常。又听她说自己还要赶着回去做饭,而民妇也要去田里送饭,没同她说几句便分开了。”

听到这里,杨灵灵和县太爷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无比震惊。

震惊的是,那陶氏口中没半句谎话,而那慕霜娘竟然早知道那颠茄有毒!她竟然是故意将颠茄加在豆腐里的!

县太爷连忙求证:“平日里都是慕霜娘做饭吗?”

那陶氏点头:“回青天大老爷,这白家诸多事务都是霜娘料理,她那姨母慕娘子好吃懒做,从不帮衬不说,动辄便对霜娘打骂不休,那白家郎君也只冷眼看着。民妇瞧在眼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