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数罗汉(1 / 2)
从斋堂内出来,储衙内紧跟在几人后面,自顾自地介绍道:
“这寺里有几处殿堂,里头的佛像很是金碧辉煌,几位要不要一同前去拜拜?”
沈南南点头:“自是要去的。”
储衙内笑着,继续滔滔不绝道:
“这大雄宝殿是每座寺庙都有的,咱们可以先去那儿烧柱香点盏灯,捐些功德。另外还有药师殿、送子观音殿,这两处都是故太后赐建的,几位姑娘应该都有听说过吧?”
“不过要说最出名,只怕就是这寺中的罗汉堂了。数罗汉甚是有趣,据说这求得的签也很是灵验呢。”
见储衙内如数家珍,林冬青忍不住问:“储公子怎么对这天心寺这般熟悉?以前也来过寺中吗?”
储衙内摇摇头:“没有哦。晨起无聊,在下也是随便一打听。”
说着,又听见冷砚冰正在向沈南南打听,这位故太后与天心寺有什么渊源,便抢答道,
“传说当今圣上的生母,也就是这位故太后曾梦见自己游历一处仙山。据说,那仙山正是一位菩萨的道场。那菩萨身下九朵莲花,与故太后不期而遇,又在梦中传授了她佛法。故太后醒来之后,更是将那菩萨所传一字不差地写了出来,按照菩萨所说,取名为《九莲经》,接着又派人寻访那梦中仙山。”
“几位姑娘说巧不巧,最后竟让人在渝州寻得了此山。”
冷砚冰眉头挑了挑:“莫非这仙山就叫九莲山?”
储衙内双手一拍,激动道:“是啊,这不巧了吗这不是!”
“故太后本就是渝州人,在未入宫之前曾受过天心寺的住持圆泽法师一饭之恩。娘娘感念其恩德,派人将刺血写就的《九莲经》赠予了圆泽法师,又赐予他紫袈裟,命其将《九莲经》发扬光大,后又赐建了药师堂、送子观音殿什么的,所以这天心寺即便是在京城也十分有名。”
又有些不解,“几位姑娘就是渝州本地人吧,应该更应知晓这些才对啊?”
“我们当然知道,可砚冰是黔州人。”沈南南解释道。
储衙内“哦”了一声:“那冷姑娘不知道这些的确是情有可原了。”
又指着前方,“看!见面就是大雄宝殿了!”
辰时未至,殿外便已有不少香客驻足,于殿前点香点灯,作揖叩拜。
众人走到院坝前头的案几上旁,皆取了三支香,正欲走到香炉边点上,唯独杨灵灵走到廊下,拖了根板凳过来坐下,道:“我就在这儿等你们,拜完了叫我。”
储衙内疑惑:“杨姑娘不去拜拜吗?”
杨灵灵摇摇头,只道:“我累了,坐会儿。”
其他人见她如此,也没有再劝,自去进香了。待朝着四方神灵拜了拜后,几人又进到大雄宝殿内,对着法相庄严的佛像进行叩拜。
不一会儿,林冬青从大雄宝殿出来,说是要去左侧的药师殿好好拜上一拜。
而那边,沈南南和冷砚冰则从大雄宝殿后门穿出去,朝对面的观音殿去了。
储衙内屁颠屁颠地跟在两人后边,殷勤地介绍着那送子观音殿何其灵验,当年故太后赐建此观音殿乃是为当今圣上求储,果然在一年后求得皇嗣,立为太子云云。
杨灵灵坐在廊下,两手撑在一旁,眯着眼感受着从屋檐外照射进来的阳光。
她所坐之处恰好处在中轴线上,正对着大雄宝殿的牌匾。
右侧挂着“万法唯识”,左侧则是“真如非外”,而她身后,是一面蓝底金字镌刻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摘录。
抬眼处,香炉顶上烟雾蒸腾,仿佛一道亦真亦幻的屏障,将她与那庄严肃穆的殿堂隔绝开来。
仲夏时节,殿前台阶上摆满了种在小水缸中的莲花,皆于日光映照下闪耀着佛性的光辉。只是浓重的檀香味已然盖过莲花的自然清香,未免让杨灵灵有些遗憾。
不知过了多久,似乎感受到眼前的日光被什么东西遮挡住。
起初不觉,但那东西似乎一直在眼前晃来晃去,像是在故意引起她的注意。
杨灵灵皱了皱眉,正欲睁开半只眼看看是谁这么不识趣。
然而猝不及防地,一个软乎乎、毛茸茸的东西竟猛然间跳到了杨灵灵的怀里。
她一个激灵,身子一偏,“啊”了一声想要站起来,她重心偏移,眼看就要摔个屁股蹲。
而那东西同样受了惊,声音尖利地“喵”了一声,踩着杨灵灵的脑袋,向她身后跃去。
“小心!”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然而还未等身后之人伸手将她扶住,杨灵灵已然右手撑地,一个鲤鱼打挺,借力翻身站了起来。
回身望去,只见晦明抱着那只叫作“阿铃”的花猫,正站立在那面蓝底金字的《金刚经》之下。他身旁正好是那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有片刻的愣神。鬼使神差地,她口中竟然小声地念着后头那句。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晦明眼中的担忧逐渐化为了不解,迟疑片刻,问道:“怎么了??”
微微停顿之后,他很快便将那个即将脱口而出的“炳”字吞掉,换回了一个不会出错的称呼,
“??杨施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