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嫌疑人(2 / 2)

加入书签

没有听到西侧快班房传来动静,沈南南走到大门外,才听门子说,冷砚冰带着快班的十几个弟兄,兵分四路,前往城中继续探查晦明、杨灵灵的消息了。

正说着,只听后头传来脚步声,转头看去,原来是依旧丧眉耷眼的县太爷。

沈南南上前几步,一边行礼一边向她投去探究的眼神:“大人,你没事吧?”

县太爷长叹一声:“还行,过关了。”

好在她灵机一动,进门前便已想好了对策。

她老家有句古话说得好,正所谓,“认错态度好,肯定过得到。”

李大姐原本在房中端坐,见县太爷耷拉个脑袋进去,正欲发作,谁曾想她剑走偏锋,“咚”地就是一跪。

李大姐哪里见过这般阵仗,一整个拔剑四顾心茫,愣在当场。

正所谓男儿膝下有黄金,“张顺才”其人虽然惧内,却也是读了几十年圣贤书,正经的进士出身,绝不是那轻易下跪之人。

见县太爷这般做小伏低,态度诚恳至极,几乎是声泪俱下,又是求理解又是求体谅,并且保证下次绝不再犯,听了这么一番话,李大姐觉得再不依不饶,倒显得自己没风度了。

再怎么说,她李飞燕也是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官家小姐,断然不至于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得理不饶人。

其实她只是想看张顺才的态度罢了。

若非跟着张顺才来这穷乡僻壤吃了这些苦,也不至于近些日子火气越来越大。她原本真的不这样。

吃不惯,住不惯,又和京城隔了十万八千里,亲戚朋友都难见到。原本她身边还有个兰嬷嬷,奈何嬷嬷年纪大了,受不了渝州冬季的湿冷,她体恤下人,便派人将其送回了京城老宅。

如此,身边竟又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偏生那“张顺才”像根木头,又是从小苦惯了的,对李飞燕的这些埋怨根本不放在心上,只当她是娇生惯养、矫情做作的千金小姐,面上虽对她千依百顺,但心底却根本无法与她共情。

李飞燕每次一见“张顺才”那不痛不痒的表情就气不打一出来,于是便只想变着法儿地在一些小事上磋磨他。主打一个她自己气不顺,他“张顺才”也别想好过。

如今见“张顺才”一反常态,李飞燕往日积攒的憋闷也舒畅不少。

于是她故作姿态地轻哼了一声:“下不为例。”便将此事揭过不提。

听了方才张顺才说顾府昨晚又发现两具尸体,此案如何如何重大,如何如何棘手,竟破天荒地让他赶快起来去前头办公。

县太爷如蒙大赦,感激涕零,又连忙说了些“夫人真是深明大义”“办完了案子就回了陪夫人”的好话,待出了房门,头也不回地溜了。

*

县太爷到了前头,和沈南南打了照面,见她手里拿着几张纸,便问:“你这是拿的什么?”

沈南南将楮皮纸展开,拿给县太爷看。

县太爷眼前一亮,赞许道:“可以啊,这图一画,果然就清晰多了。”

“但现在还有诸多疑点。”沈南南指了指自己在思维导图最后列出的几点疑问。

“其一,到底是谁将舞姬红莲的尸体推入池水中?那人为什么要这么做?顾府管家顾敬又为何要杀害红莲?”

“其二,顾夫人与薛护卫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两日到底有没有私情?”

“其三,到底谁才是指示珠儿在顾员外茶水中下毒的幕后真凶,又或者当真如珠儿认罪书中所言,的确无任何人指示?”

“其四,昨晚牢狱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个玄色香囊又是谁的?出现在牢狱中的另一个人是谁?灵灵到底为什么会在那个时候恰好出现在牢狱里,事后又不知所踪了?她和晦明法师的逃狱到底有没有关系?柳姨娘又因何而死?”

县太爷细细看完,沉吟片刻:“这会儿离午正时分也没剩多少时间了,在此之前正式过一次堂吧,将一众嫌犯提来,就这些问题挨个审问,你看怎么样?”

沈南南点头:“我看行。”

二人商量之际,却听衙署大门外传来马蹄疾驰之声。

赶紧往前跑到门边,寻声望去,却见两匹快马前后脚向门前疾驰而来。

沈南南诧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