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2)
审讯过后,严砚看了看叶桐记得笔录,看了一眼就觉得很不错,字迹简洁阅读起来很舒服。
读到刘钱那页笔录之后。
他的眼睛忽然定格在了上面。
叶桐记录的其实和刘钱交代的差不多,把偷窃的地点和日期都写的很清楚,但他交代的销赃地点是黑车市场,销赃自行车的金额是一千二百块钱。
但是笔录上唯一披露了一个小小的细节。
如果不仔细看根本注意不到。
刚才刘钱并没有说具体是那天偷得自行车,只说是一周前,但其实他自己说错了。
今天19号,如果按照他销赃的时间开始推算,离他偷自行车的时间他并不到一个星期,也就大概五六天左右。
刘钱他自己因为着急销赃,就把时间记混了。
叶桐笔录上写的是13-14号,她写的这个日期就是刘钱真正偷窃自行车的日期,这个新人是根据刘钱其他的交代,正确推测出了他作案的日期,整篇笔录真是细节满满,居然写的比刘钱自己交代的还要清楚。
等从审讯室出来,有几个农民在门口操着一口方言在报案,因为交流不是很方便,所以说了半天都没弄明白,急的满脸通红。
“溜..溜,俺们的溜丢了。”
“大爷,您是说牛丢了对么。”
几个农民大爷哭丧着脸:“对对,俺们牛丢了,找不回来,求警察同志帮我找找,这牛老要是真丢了,俺们就没法生活了。”
这几农民是附近县城下面村里的,像这样丢牛的事件以前不是没有,以前也有村民陆续报过案,但是最后牛都没有找回来。
这次丢失的数量比之前要多,总共加起来有4只。
“大爷,你们先别着急有事慢慢说,我们会帮你的。”
这几天农民大爷的村里面之前已经陆续有三次丢牛的事件了,都是牛放出去吃草之后,到了回去的时间,就莫名其妙发现不见了。
一直怀疑是村里人作案,但是始终找不到线索,抓不到偷牛贼,所以过来报案。
严砚说道:“小叶,小梁,老韩,明天你们三个随这个大爷去满兴村走一趟,看看是什么情况。”
叶桐,韩青松,梁峰应了下来。
像这样的案件其实很难处理,只能挨家挨户的去走访目击者,找丢失那些牛的线索,但是如果真有线索的话,人家村里人应该早就告知丢牛的那几户了。
现在一头牛好几千块钱,都是一家人主要生活来源,若是没了牛恐怕对于一个家庭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村民都知道这牛的宝贵重要性,要是有线索就能找到了,但就是因为没有线索才很难寻找。
叶桐下班回到叶家的时候都很晚了,她在家从来不受待见,所以回来的晚并没有留她的晚饭,只能随便找了点吃的。
而且原主在外面上学,回来以后发现暴发户父亲娶了小三,把她的房间改成了杂物间,一直想办法赶她出去,后面更是用了极端的算计,看来等忙完这段时间,必须找机会搬出叶家。
乡下道路不好,所以三人第二天早上花费一些功夫,大概一个小时才到了满兴村。
韩青松感觉走路脚都磨出泡了,没想到这乡下的路这么难走,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到了养牛户所说的当时丢牛的地方。
村里人白天统一把牛放在外面吃草,此时村外草地上面,也有稀稀拉拉的几头老黄牛,叶桐和梁峰在四周转了一圈,然后又询问了丢牛当天有没有其他的细节。
梁峰问完养牛户以后半点线索都没有发现,郁闷道:
“没头绪啊,这事都发生好几天了,这大爷说他当天的事情记不住了,就发现放出去的牛丢了,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丢的,这周围半点可疑的痕迹都没有,连牛的踩下印子都看不清楚了,怎么找啊。”
韩青松说:“我们只能挨家挨户的调查一下,若是有线索最好,不然只能让养牛户贴告示,若是有人看到提供线索,可以给与补偿。”
梁峰没办法,他也觉得凭空不能变出线索,只能靠别人提供。
看到叶桐在几只老黄牛旁边的草棚里观察,就上前问道。
“小叶,这事你怎么看啊。”
叶桐看着地面说道:“通过辨别这些牛的脚印可以寻找到线索。”
韩青松一脸难以置信:“啥,牛脚印,这些牛脚印不都长得都一样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