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三十一章(2 / 2)
方才在郑国来别宫之前,扶苏就已经听刘邦说了,郑国现在修建的水渠是很厉害的。
未来,郑国渠在修建成功以后,能够让关中地区成为沃土,大大地提升了粮食产量,甚至让关中一度成为天下粮仓。
扶苏握住郑国的手,好奇地打量着郑国的模样,这可是秦国未来的大功臣呀。
但郑国的模样实在普通,由于常年在野外修水渠,整个人被晒得乌黑乌黑,而且瘦瘦小小的。他看上去甚至还没有落魄时的甘罗有气质,和普通的平民没有区别。
郑国被扶苏盯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自觉地低下头,结果看见自己黝黑的手背上搭着一只小白手。
黑白对比明显,显得那只小手更加娇嫩,让郑国不自觉想要抽回自己的手。
扶苏却抓住了郑国的手。那手粗糙得不像活物,让扶苏愣了下。
但扶苏并没有松手,他真诚地说道:“我听闻先生有治水之才,特意请您过来一见。近些日子泾水不太安稳,我想和先生商讨一下治水之法。”
郑国听见扶苏称他为“先生”,被扶苏握住的手一动不敢动,半边身子都僵硬了。
郑国整个人就像是突然被当众表扬的小孩,神情带着喜悦激动,又带着羞涩无助,可随后眼中又多了几分愧意和不安。
郑国本是韩国人,他来泾阳为秦国修建水渠,本意并非出自好心。
治水、修建水渠可以带来巨大的长远利益,但同时也是非常耗费人力物力的。当年郑国磨破了嘴皮子,也无法劝动韩王修整韩国的水渠,甚至差点反被韩王问罪。
后来秦国势力强大,几次三番攻打赵国和魏国,让同样紧邻秦国的韩王害怕不已。
韩王便想出了一招“疲秦之计”。他把嫌弃的郑国丢到了秦国,让郑国去给秦国修建水渠。
这样一来,秦国就会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修建水渠上,拖垮秦国的军事和财政,免得秦国未来攻打韩国。
直到现在,八年时间过去了。秦国没有识破这招“疲秦之计”,而军事和财政也没被修渠拖垮,甚至依旧动不动就揍周围几个国家一顿。
郑国见自己的细作身份没有被识破,便也安心地在秦国施展治水才能。反正他只想治水,给哪个国家治不是治呢?
可今天看见扶苏,郑国的才能得到了承认,也想起了自己不光彩的身份。他掐着手掌心,焦灼不安起来。
扶苏还以为郑国不喜欢与人触碰,便松开了手:“先生请入座。”
“是。”郑国按住被扶苏握过的手背,慢慢跪坐在下手的席子上,一句话也不说。
扶苏每次热情地对别人,都能攻破那人的心理防线,哪怕甘罗都会卸下心防。但此刻的郑国却像缩在龟壳里,对他根本没什么反应。
扶苏苦恼地咬着嘴唇,向来受人喜爱的小孩儿第一次遇到挫折。
刘邦见此情形,便对扶苏讲了一遍郑国的身份,“小扶苏。郑国只是担心自己的细作身份暴露,并非不喜欢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