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章(1 / 2)
陆锦澜一直以为这个世界考八股文,就是从书本中摘取一个句子,让考生按照严格的八股格式做文章。
她头脑灵活生性散漫,最讨厌这些条条框框。所有文体中,陆锦澜最烦的就是八股文。
可为了应付这场考试,这两天她搜肠刮肚,做梦都在研究八股文的写法。
结果打开试卷一看,考的是策问和诗赋。
陆锦澜心中涌起一丝微妙的感觉,虽然之前的准备没什么用,但又有一种终于可以大展拳脚的畅然。
策问的题目非常务实,一题问如何防止官员贪污,另一题问?国边境和邻国时有冲突,该如何治理。
陆锦澜一看,这不跟国考的申论一个性质吗?作为考公圣体,这两道题目真是撞到她心坎上了。
现代读书人的优势是博古通今,策问这两个问题堪称千古问题,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各有利弊。她可以择优选取,组织词句,转化成文言文写出来即可。
陆锦澜略微思索片刻,提笔作答。
在考卷上大谈专款专用,高薪养廉,监督官员资产等等。
片刻后忽然收起笔,眉心微蹙,暗暗思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该怎么写来着?
她笔尖微顿,随即从容写道:“以制为笼,囚权于其中。”
论完“权柄制于法度之笼”的事儿,又写了半天边境应敌之策。
陆锦澜在现代做的是民政基层,她哪里懂得什么边境治理?全靠文学素养和历史经验,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她在作答中极力主战。
两道策问做完,手腕都写酸了。
外面传来一声锣响,监考提醒考生,“还有一刻钟。”
十五分钟?诗赋题我还没看呢!
陆锦澜暗道糟糕,匆忙的翻到第三张,对着“不限题目不限韵”的要求,开始冥思苦想。
正常人不学作诗,但汉语言专业多少有点不正常,所以涉猎了一点。
她倒不是完全不能作,可时间太紧了,而且她也不知道同学们都是什么水平,怎么想都觉得不要冒然自作比较好。
为了冲一个好名次,当然是从脑海中拿来一首千古名篇比较稳妥。
但问题是……用别人的,是不是不太好?
此念一起,立刻掐灭。
啊呸!男人用得,我用不得?各位古人对不起,借一篇给俺应个急。
陆锦澜略微天人交战了一下,立刻提笔写道:《春江花月夜》??梦会张若虚偶得一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首诗在现代被评为孤篇盖全唐,她就不信她的同学人均诗仙诗圣,能把她比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