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22章(1 / 2)
萧氏站在祠堂门口:“你们可算回来了。”
常言道,亥时不入祠堂。要么亥时之前进去了就别出来,要么就别进去。为了越婚之礼顺利完成,萧氏等的心里发毛。
毕竟今晚的晚膳,她们要在祠堂里用。这也是越婚之礼的规矩之一,为此萧氏从好几天前就开始招呼人收拾祠堂了。
“祖母。”婚契已成,就算萧氏她们有些舍不得,也看不惯许颂晏笑的这么苦涩,还是应了一声。
许颂晏已经要没有祖母了,萧氏想到这里也很无奈。皇权斗争之下,个人的牺牲就是这么的微不足道。
萧氏只是示意云淑她们带人上菜,所有的无奈和不甘都留存在在这里。
等差不多时间了,萧氏才带着人准备离开。云淑则打算和她们一起守在祠堂旁,无她,祠堂阴冷,又不怎么烧地龙。今日送过来的碳,只怕也没想象中的好。
李穗岁和许颂晏睡得是东厢房,那边的地龙已经烧了七八次了,可还是没什么进展。奈何西厢房已经堆满了杂物,只有一个角间还能睡人,但是没有地龙。
李穗岁纠结了许久,最终还是向地龙妥协了。她带着许颂晏走了进去,屋子里算不上很热乎,但是也能凑巧睡一个晚上。
大抵是因为年龄原因,萧氏专门放了一张巨大无比的床,还在床中央放了一个长条的沙袋做隔离。
殊不知,李穗岁和许颂晏根本就没有睡觉的心思。
夜深人静,不知道是谁先开了个话头,对话声绵延不绝。一直到他们聊起了自己的长辈,李穗岁有记忆开始,就是伯父和伯母在教导自己。
“我娘,她性格软。”李穗岁提起自己的娘亲的时候,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两辈子,加起来她在杨氏身边呆的时间都没有六年,可是因着一份血缘,杨氏最后也没什么好下场。
她沉默了很久很久,终于说了一句:“我知道她不能在京城,李家不会让她在京城的。”
不是因为家中的姨娘嚣张跋扈,父亲宠妾灭妻。而是因为,皇帝必须要给父亲一点甜头,或是官职,或是亲人。杨氏是这场斗争中的牺牲品,无人问过她的意见,皇帝一声令下,她就要抛弃还在襁褓中的孩子们。
女子本不弱,为母则刚。那些熬成甜汤都难以下咽的苦日子,她又是怎么过来的呢?
许颂晏听着她带着一丝无奈的语气,莫名想到了自己当年送祖母出征的时候。她身形伟岸,单手拎着十多斤的红缨枪。挥手的时候,那穗儿在空中飘着,枪尖划破了北疆的宁静。
“我知道。”许颂晏的声音十分沙哑,祖父是个狠人,但是忠义将军府是祖母打下来的。祖父一开始也只是配合祖母,后来被先帝看中,十多年前去了西域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了。
直到前年,祖父的尸身被送了回来。他看着刀枪不入的祖母,哭的像个孩子一样。后来,祖母一病不起,从战场上退了下去。再后来,祖母就慢慢地成了药罐子。
两个人不自觉地对视一眼,从对方眼里看出了对彼此的怜悯。黑夜之中,她们有些看不清彼此的脸。不知是谁先笑出了声,渐渐地,笑声压抑着,压抑着淡了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