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一回 师叔侄小舟相遇,龚剑雷步入江湖(1 / 2)

加入书签

索命阎王挤进人流中,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他并不在意这些,而是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由于他个子矮,稍不注意,那人便又消失掉了。当他再次留心观看时,那人正对着他露出淡淡的一笑。

他也回报了一个冷淡的笑意。原来那人就是马福益。

马福益在人群中举目四望,他在寻找青皮冬瓜和瘦猴,他很想知道昨天夜里他俩在州官金大人那里到底说了些什么。但从他们对话里的表情来看,好象是青皮冬瓜和瘦猴受陆元锭的派遣来唆使金大人去杀人,金大人不愿干,二人才动了杀人之念,其实也是陆元锭的唆使。

他非常纳闷,陆元锭既然也排斥洋人,却为何对参加了华兴会的湖南哥老会毫不放过呢?

他们到底叫金大人去哪儿杀人,杀什么人,这是一谜,难解的迷,只有找到青皮冬瓜和瘦猴才能知晓。

他在大街上又走了几个来回,仍旧没见到青皮冬瓜和瘦猴,就连潘天玖与赤化邦都没碰见,再回头时,索命阎王也不见了。

马福益想了想,自己在永州已耽搁了几天,离衡岳盛会的日期已越来越近了,不管怎么样,自己得在衡岳盛会上亮相,说不定自己投身反清驱洋革命的事早已传开去了,还是先去九嶷山再说吧。

他走出闹市,来到市郊南区的潇水岸边,那水没发出一点流动的声音,只看见水面上浮着的木梢草片之类的东西在缓缓移动。马福益对于潇水很熟悉,湖南之名曰潇湘,乃取潇水、湘江而得。潇水虽不大,却是九源于九嶷山,山上十几处清澈的泉水是来源头,奔腾倾泻而下,绕山逐流,迅流多变,沙似霜雪,水如明镜,清风摇影,水天一色。在永州境内与湘洒汇流。

马福益正面对潇水出神,忽从转角处闪出一叶小舟,舟上高擎着一叶白帆,无人撑蒿,那舟依然向前,无论水流缓急,小舟都保持同样的速度。

马福益紧盯着那叶神奇的小舟,心里颤动了一下,他想起自己在九嶷山学艺时,曾有九嶷山诸弟子下山去南方走旱路的,北去办事都是摆渡小舟,任水漂流,而且小舟上有明显的标记,那就是舟中人盘膝打坐,闭目养神。

少顷,那小舟已到跟前,马福益仔细一看,原来舟中坐着一位面部白净,浓眉如剑的英俊少年,马福益并不认得此人,从神情上观看,猜想此人必是九嶷山上下来的,便使用了一句暗语。

“下雨了!”声音很轻。

那少年慢慢地睁开眼睛,先举目仰望天空,见空中白云飘袅,红日高悬,不象下雨的样子,略一沉思再将目光朝两岸望了望,见西岸上立着一人,神情严峻,半似困惑的目光向自己投来,心想此人定与九嶷山有渊源,便也轻轻地说了声:“请上舟避雨!”

这便是九嶷山的暗语,非本派弟子不得而知。马福益看看四周无人,小舟也慢慢地靠近岸来。

马福益走上小舟,英俊少年连忙站起身,双手抱拳于胸,躬身施礼道:“在下见过师叔!”

“不必多礼!”马福益说完注视着这位少年。

少年的脸蛋红润,油光发亮,浓眉如一弯新月,一双眼睛闪烁着青春的光芒。他想此人今后必成大器。

他不认识这位少年,也不知少年已上九嶷山几年了,但从师父派他下山办事,这件事看来这少年功力也定然不凡了,至少也有五、六年的功底。

那少年见马福益神情专注地看着自己,正欲说话,却听见马福益问道:“公子贵姓高名,上九嶷山几载了?”

“在下龚剑雷,上山七年了!”

“喔!”马福益略微一怔道:“公子与龚春台怎么称呼?”

“那是家父!”

马福益暗暗地竖起大拇指,在心晨赞道:“有其父必有其子,此人日后必为武林栋梁。”

“你坐小舟下山为何来?”

“师祖命晚辈下山寻找一人!”

“何不派你师叔下山呢?”

“师叔都被衡岳金圣大师请去筹办武林盛会的准备工作了!”

“师祖叫你找谁?”

龚剑雷望了望马福益,他想起师祖的嘱托,叫他无论在什么人面前,在未弄清对方身份之前切不可说出要找何人!

霹雳山人之所以要这样做,该因九嶷山在武林中举足轻重,所作所为亦不可让江湖留下笑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