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回 神秘人接踵而至,雷石镇骤起风云(2 / 2)

加入书签

客堂里,一盏油灯放在桌子中间,三人围桌而坐,一边喝茶,一边小声低语。

“堂主先生,我是最喜快人快语的。”陆昌耿望一眼马福益继续说道,“在下来见堂主,其意已经转达,但不知堂主这几日来考虑得如何?”

“嗯,”马福益嗯了声,紧接着站起来,在客堂里踱着缓慢的步子。“十天前先生曾托吾师弟转达过先生的意思,只不过我一介武夫,是否能有效地相助先生?”

“堂主先生”陆昌耿也站起身,并双手抱拳于胸,“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意图也很简单,只不过是要赋华夏儿女以炎黄之魂。”

“是啊!”坐在一旁的一直沉默的刘道一也站起身来,“现在国民之魂虽然尚以炎黄自诩,而实则自满州侵入中原,江河(长江、黄河)如水火相搏。”

“满人入关,掠我中原,我哥老会是遵天地会的支流,素以‘反清复明’为宗旨,我们的矛头首先应指向满州人。”马福益暗暗地握紧了双拳。

“堂主先生,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自清人入关,朝廷日趋腐败,地方官员不理民事,不问疾苦,动辄与民为难,以致民情涣散,内不自安,官民之间视若仇敌,加之外强入侵,使得炎黄子孙变成了奴役性质的国民。这完全是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尖锐的阶级矛盾,这个矛盾,朝廷是无法解决的。”

陆昌耿喝一口茶说:“堂主先生,恕在下直言,现在任何封建官僚机构已不能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不推翻封建统治,国民之魂难以复归,堂主立志遵循天地会的意愿,还要代之以一个汉族的封建王朝,与现时又有何益?!”

马福益沉思着,他想起几年前鉴湖女侠特意来回龙山忠义堂劝自己放弃反清复明,要反清驱洋,恢复中华,看来这是一种新思潮啊!

马福益松开拳头,以指当梳拢了拢头发,微皱了下眉头,沉思着,房内一时沉默。

大地正在梦乡里孕育着明天的太阳,整个矿区的千余矿工,也在一天的疲倦中睡去。马福益的右手停在头上不动了,只一瞬间,眉毛竖起来了,再凝视静听一会:“萍儿!”马福益神情有异地突然喊了一声,那声音相当尖利。

外面沉静,没有应声,他再喊了一声,加重了语气,仍然没有应声。旋即开门一掠而出,睁大亮眼向空荡荡的矿区夜幕环视。

刘道一知情况有变,忙冲出屋外,“有动情!”

“我刚才听得屋顶有碎瓦之声,我想不会是萍儿吧!”马福益的声音细小而且急促。

“夜已经很深了,萍儿恐怕睡着了吧!”刘道一也轻轻地说。

马福益急返身来到厢房门外,见门虚掩着,又叫了一声,里面寂静无声。

武林高手最灵敏的感觉就是某种不祥之兆来临时,能及时地觉察出异样的气氛。马福益知道情况有变,忙转过身来,刘道一已几个起落追下山去。前面有个黑影正拚命地越过那片低洼地带逃入林中。就在那人刚要进入林中时,林中却飞出一人,在空中翻转半圈,脚在前照着逃跑之人心胸踢去。

林中飞出之人正是马翠萍。

那人见来势汹汹,双脚未动,上身左斜成一歇步,左手护住面门,右手护裆,双肘并排护住胸脯。只见马翠萍一击击空,身未落地,运动内力凝三元于气,身影便上升二尺,在空中一个鹞子翻身,又转了过来,从背上抽出宝剑,“唰唰唰”地一连刺出三剑。

那人见马翠萍剑招厉害,来势更猛,便双脚一蹬,站成马步,那一双脚便入地两寸,稳坐泰山。同时,双手变掌自胸前成弧形上举,那手所及空间便形成一股势力范围,如铜墙铁壁,刀剑莫入。

马翠萍刺出的剑便被阻住,在离那人七八寸远,不能再向前伸。此时马翠萍一惊连忙收剑,只觉那剑比平时沉重了几分。

原来马翠萍的剑法乃父亲马福益所传,招势凌厉,只是功力不足,在拨剑时才显得份量加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