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 韩弋(2 / 2)
王府说的是曾经的长宁王府,长宁王夫妇故去后,季砚书就没再没回去过了。
钟老是季砚书祖父的至交好友,还是老王爷的老师,对季砚书也亲厚非常。那一年北境隆冬,季砚书自以为是,被一枚“天崩”炸成了聋子,她当时年少,仗着有些天赋,很是自命不凡,突遭这等变故,一时间接受不住,颇有些自暴自弃的意思。
可钟老将军不是元康帝那样的软性子,押送突厥人的岁贡回京后,钟老不顾陛下百般劝说阻拦,强硬让手下的亲兵将长宁王府的大门破开,将缩在墙角的季砚书硬生生地拽了出来。
季砚书那一年一十四岁,旁的人还是在爹娘怀里撒娇卖乖的年纪,她被钟老将军摁在院中的雪地里,强迫季砚书抬头,在她手上一字一句写道:
长宁王府百年,就教会你如何做缩头乌龟了吗?
之后两年,钟老逼着季砚书学习唇语,她年纪不小了,从头开始自然困难重重,而身边有时候人多口杂,仅靠一双眼睛常常目不暇接,正巧当时侍书被钟老所救,就顺理成章地被送给了她。
一开始,季砚书和侍书其实并不是很默契。别人说的话稍微快一些,二人就都有一些记不过来,常常是侍书翻译的乱七八糟,季砚书听的莫名其妙,最后回老将军的话驴唇不对马嘴。
但是一遍不行就再一遍,慢慢的,也就成了。
其实她应该感谢钟老的,要不是他当时耳提面命,季砚书恐怕要永世背负仲永之伤。
直到季砚书及笄之年,南疆叛乱,钟老暗中上书元康帝,逼着季砚书当了主帅,这场仗打了六个月,从隆冬一直打到了仲夏,直至苏湖地区第一茬儿稻子都结果之际,她带回了南疆的降书。
至此,季砚书名声大噪,功冠全军。
就连元康帝私下里都夸赞不已,只要有这一份功绩,皇帝就能压下朝堂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让她继承长宁王的军权,了却季桓的一个心愿。
本来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季砚书回京养伤,等一个册封的旨意。
她等着等着,等到了一纸婚书。
韩丞当朝为自己的儿子求娶长宁公主,皇上被逼无奈,钟老默不作声。
“殿下,那请帖……”侍书为难地捧着那一封请帖,等季砚书回话。
季砚书从恍惚中回神,抿了抿嘴,别过了视线:“我身子还没养好,大寿的日子,就不去扫大家的兴致了,你替我把礼送过去就行。”
侍书张张嘴,刚想说些什么,见季砚书又低头,知道她就算听见也装听不见,也就不再劝了。
皇帝寝殿内,元康帝正躺在榻上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着一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