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第12章(2 / 2)

加入书签

不过她此时的注意力倒不在那试剑石上,而是全部放在流萤的设计图纸上。毕竟重岳阵一日仅能催动三次,想要深究此阵玄机,只能从图纸入手。

虽说剑内的一些基础符纹之类她也能看懂甚至绘制出来。可要理解这些符纹之间如何叠加,如何配合却并非易事。

好在谷辛有符修的功底,不至于一头雾水。不得不说,炼器之道确实玄妙,谷辛一不小心就看得沉醉了进去。直到暮色渐沉,散学的钟声悠悠传来,才恍然意识到她已经在这坐了一下午。

谷辛摸着饿得咕咕叫的肚子,只能恋恋不舍,小心翼翼地将图纸卷好,原样放了回去。

之后几天,谷辛也常常趁着午膳时间和散学后,来剑庐研读铸造图纸。

贺师父忙到飞起,剑庐里经常见不到他人。好在那口存放图纸的藤箱钥匙已经暂时交给了她。

谷辛虽之前从未接触过炼器。但贺师父这剑庐里,旁的物件或许短缺,唯独炼器典籍堆积如山,足足摆满两面书架。

她一边研究流萤剑的图纸,一边翻看这些典籍,渐渐也摸出了些门道。

她发现炼器和她制作飞筐其实本质上是一个道理:都是首先将符纹按照不同布置方式排列组合在一起,形成“阵”,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然后,再将这个“阵”与不同的容器结合,就成为了灵器。

当然,真正的炼器可比她制作飞筐要复杂得多。

首先,符纹的本质就是按照划定的规则,引动天地间的灵气有序流动。体现在她的飞筐上就是消耗性的符纸。

而在真正炼器过程中则需要灵力代替符纸,以约束能量不散。这就要求器修必须对灵力流动和符纹刻画都极其精通。

其次,她的飞筐可以根据想要实现的功能,随意更换和叠加符纸。这种靠灵力驱动的物体顶多叫做“伪灵器”。

而炼器师在铸造灵器过程中,是依靠固定的材质与胚体构置来作为灵力的依托。因此灵器内部的阵法是固定的。这种的优点就是,器物本身更坚固,能承受更强的灵力。但也意味着缺点就是,已设置好的功能无法随意更改。所以炼器时,必须提前规划好所有符纹的组合方式,以确保每个符纹都能完美配合。

领悟到这个,谷辛突然闪现出一丝新的想法??既然炼器与制作飞筐本质相通,那为何不借此思路,来制作出她这两天一直在苦思冥想的符篆攻击类灵器!

其实她早就想好这种灵器的大概样子。她打算仿照民间爆竹,以燃灵丝为引,在竹筒内塞入压缩的爆炎符。一旦激发,符纸碎片便能喷射十丈,触物即爆。

可难点就在于,如何让这“爆竹”能反复使用,或者至少能连续使用几次,而不是爆一次还要装一次符纸。

毕竟对于符修而言,没有符篆等同于束手就擒。如果还需要现场画符或者装填,在临战时与等死无异。

就因为这个困顿,所以她才迟迟未能下笔绘制草图。

而今日她突然发现所谓炼器,本质上与飞筐是一个道理。一下子便让她的思路茅塞顿开!

谷辛飞快地抓起炭笔在草纸上疾书。既然原理相似,她何不另辟蹊径??

首先,用灼炎符局部烘烤容器内壁,代替炉火软化表面进行预处理。

接着,而后以银针蘸取赤铜粉手工刻印爆炎符纹,实现爆破的效果。

最后,用风息砂来填补刻痕缝隙,以仿炼器炉的固灵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对器物表面进行改性,并没有对材料本身融熔重组,并且只印刻了爆炎符纹,并没有形成像流萤剑内的基础疾风针和重岳阵这样复杂嵌套的阵法,因此并不需要用到炼器炉。

她边在脑海中捋顺思路,边用炭笔在纸上画出图案,勾勒出符纹的走向。渐渐地,草纸上的线条渐渐成型。

虽然比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