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分歧(2 / 2)

加入书签

家里自种的瓜子,用盐水煮透晒干,再拿铁锅慢火炒香,用旧报纸包成方方正正的小包。大包一毛,小包八分,搁在平时没人舍得买。

可电影院门口那些谈对象的小年轻多数好面子,再经秦秧苗那张能说会道的巧嘴一夸,大多都爽快地掏了钱。

偶有几个城里人嫌她穿着土气,甩几句"乡巴佬"之类的难听话,她也只是笑笑。做生意嘛,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有个好脾气。

日头西斜时,提篮里的瓜子已卖得干干净净,秦秧苗挂着篮子准备回家。

从电影院门口离开没走多远,就见有个年轻媳妇沿街正往这边走,这媳妇手上也挎着个篮子,头上包着布巾,边走边四下张望,那样子颇有几分鬼鬼祟祟。

秦秧苗嘿嘿一笑,这个她可太熟悉了,不必问就知道也是出来偷偷卖东西的。

她快走几步,来到小媳妇跟前,问道:“你这篮子里卖的是什么?”

小媳妇诧异的打量了秦秧苗一眼,其实她也早看见对方了,只是看这个乡下人的穿戴不像是有闲钱的样子,便没开口,没想到对方竟然主动找上来了。

面对小媳妇的暗中打量,秦秧苗回了她一个似笑非笑的眼神,这小媳妇耳根子顿时烧了起来,活像被人看穿了心思。

她慌忙掀开盖篮子笼布的一角,露出里头码的整整齐齐的烧饼来:“今天现做的,还热乎着呢,您尝尝。”小媳妇拿出一点碎掉的烧饼渣,这可是好东西,只有看到诚心想买的客人,她才会拿出来一点给人尝。

秦秧苗接过尝了尝,酥皮在齿间"簌簌"作响,芝麻香混着猪油香直往鼻子里钻。

"有啥馅的?咋卖?"秦秧苗咂摸着余味问道。

小媳妇眼睛一亮,忙不迭报起价来:"油酥三分,芝麻四分,豆沙和红果的都五分。"小媳妇怕秦秧苗嫌贵,特意解释道:“我家里人原是和美斋的老师傅,这烧饼都是真材实料的好东西,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这价格您不亏的。”

秦秧苗咂着口中的余香道:“每种给我来两块。”

“哎!”小媳妇喜得眉开眼笑,利落的包了八块烧饼,并用纸捻的细绳系好,交到秦秧苗手上。

付完钱两人在暮色中匆匆道别,一个往东,一个向北,身影很快隐入街巷深处。只有那烧饼的香气,还在空气中若有若无地飘着。

买完东西,秦秧苗快步如飞往家赶,想着若是能早点回去,说不定这烧饼到家还是热的。她正低头匆匆赶路,冷不防路边忽然窜出个人来:“秧苗,真巧。”

秦秧苗唬了一跳,赶紧往旁边躲闪,定睛一看来人有些面熟,忍不住拧眉疑惑道:“你是?”

刘小海脸上的笑容僵了僵:"咱们前几日才见过面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