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开门红(1 / 2)
秦秧苗听罢微微一怔,原以为还要再周旋一番,没想到对方竟这般爽快就应下了。她在心底暗叹:果然城里赚钱容易的多,若是在他们镇上,还不知道要多费多少口舌!
转念一想,许是自己主的提议打动了对方。初见时她便瞧出这位婶子是个讲究人,这才灵机一动提出送货上门的法子。
果然就搔到了对方痒处!
秦秧苗脸上绽开笑容,热络道:"婶子真是个爽快人!待会儿称完斤两,我再多送您一颗白菜。"
平白又得了一颗菜,妇人眼角笑出了细纹,往前一指道:"我家就在前头,过两个路口右拐,朱漆大门那户就是。往后再有什么新鲜东西,尽管过来。"
嗬,还是个阔气的主顾!秦秧苗在心里给李秀英贴上了"重点客户"的标签。
"好嘞,婶子,咱们这就过去?"
"走吧!"
李秀英家果然离得不远。想来也是,如今交通不便,寻常人若无紧要事,活动范围多在家和单位附近,又能赚到哪呢?
李秀英居住的是个典型的大杂院,斑驳的朱漆大门内坐着几个闲聊的老头老太。
见李秀英指挥着人往院里搬白菜,王老太太拄着拐杖凑过来:"秀英啊,这白菜瞧着水灵,哪儿买的?还管送到家?"
李秀英指了指秦秧苗姐弟:"跟这俩孩子买的。我刚要了一百斤,他们车上还有好些,您老想要可以过去瞅瞅。"
"哎哟,那可赶巧了!"王老太太颤巍巍地往外走,裹过的小脚在青砖地上踩出细碎的步子,"这几天供销社的菜都不新鲜,正愁没处买呢。"
王老太太今年六十有五,幼时缠足的旧俗虽已废止,但这双"解放脚"终究不如天足稳当。往年买冬储菜都得等儿子请假,如今有人送上门,给自家省了多少事,老太太喜得见牙不见眼。
待问清价钱,更是高兴??三分钱一斤的本地青麻叶,鲜嫩得能掐出水来,开锅就烂还自带清甜。这样的好事可不多见。老太太当即拍板要了二百斤,留着慢慢吃。
有邻居劝道:"您老买这么多,吃得完吗?供销社又不是没白菜卖。"
王老太太眯起眼睛,拐杖在地上轻轻一磕:"你们小年轻不懂持家。供销社那些蔫头耷脑的菜帮子,能跟这水灵灵的青麻叶比?"说着用枯瘦的手指轻抚菜帮,"这送到家门口的不要,难不成还稀罕去供销社排长队?"
众人一琢磨还真是这个理儿,于是你家五十斤我家八十斤的,愣是给秦秧苗一车白菜都包圆了。最后剩下几颗品相稍差的,秦秧苗悄悄送给了李秀英和王老太,并约定自己明天还来,有想买的请她们帮着宣传宣传。又说好了以后有啥新鲜东西,还是先到他们这边来!
卖完菜日头已经偏西,拉着空板车"吱呀吱呀"走在路上格外轻快。突然,巷子深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等等!卖白菜的,卖白菜的丫头,等等!"
一个系着围裙的妇女小跑过来,看到空荡荡的板车,脸上的神情顿时垮了下来:"都卖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