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囚笼(1 / 2)
翌日清晨,法医室
顾屹风将两根扭曲的筷子放在戴一鸣办公桌前:“戴主任,有些东西,想请你过目。”
戴一鸣低头瞥了一眼,调侃道:
“顾处长,我过目的可都是尸体,你这……”
他瞳孔猛地收缩,立刻戴上手套,拿起筷子仔细观察。
“顾队……”戴一鸣声音严肃,“你这筷子是从哪儿来的?”
“有话直说。”
戴一鸣转身从电脑中调出冰淇淋卡车案的尸检照片,将筷子和照片对比:“你看,和骨骼的扭曲形态,几乎一模一样。”
顾屹风微微倾身,不动声色问:“你的结论?”
戴一鸣扶了扶眼镜:“初步判断,是同一种力量。但这种力量……不属于常规物理范畴。”
顾屹风沉默不语,对这番推测并不意外。
“我查阅了一些物理学文献。”戴一鸣递上一份文件,“我倾向于认为这种异常现象,是由于某种未知的能量源导致时空弯曲的结果。”
顾屹风快速扫过资料:“考虑来我们第七局工作吗?”
“不了不了,”戴一鸣笑着摆手:我在这干得挺好。”
回到办公室,顾屹风调出三起爆炸案的现场照片,放大、逐帧对比、分析。
按照广义相对论,质量和能量能够使时空发生扭曲。现场金属结构的扭曲的方式,与那两根筷子惊人相似。
前三起案件发生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闻漪在场。但能量波动的频率,与与她在冰淇淋车上那次一致。
他敲击键盘,输入最高权限密钥,进入sss级数据库:
【特殊能力者:闻漪】
能力类型:高维观测(初步)
危险等级:评估中
监管建议:一级监管
“真的只是观测?”顾屹风看了眼桌上堆满的理论物理书籍,有的已经被反复翻阅多年。关于虫洞、高维空间、引力坍缩的理论不断在他脑海中出现。
如果她每次“观测”,实际上是在三维空间里撕开了通往高维空间的微型虫洞呢?
所谓的“爆炸”,只是空间结构承受不住引力畸变后的“坍缩”。
他几乎可以确定。这一切,是她无意识造成的后果。
可越是接近真相,胸口就越发郁闷。
作为监管人,他该立即上报,启动收容程序。可指尖轻点删除键,抹去了报告中最关键的推论。
这不是包庇,主要是这个报告不好写。写多了像科幻小说,写少了像糊弄领导。
这种超自然特殊事件的结论,必须建立在足够的数据支撑和逻辑闭环之上。
证据呢?有没有实验印证猜想?没有,全靠推测?这不科学。领导那关肯定就过不了。
还是等他掌握更多信息……那时再说吧。
他盯着屏幕装模作样摸了会鱼,心里开始盘算晚上带闻漪吃什么。
这破班他一点都不想上了,只想履行监管人义务。
手机屏幕亮起,和闻漪的对话框里,最后一条仍是他24小时前发出的。
是他太主动了?还是她根本就没打算理他?
顾屹风指尖迟疑片刻,
「关于你的能力??」删掉(这话题不好)
「吃饭了吗?」删除(万一她说吃过了呢)
改来改去,最终只留下一句轻描淡写的邀约:
「云湖菜,六点。」
藏不住的心事随着信息抵达远方,发送后,他竟觉得松了口气。
这不是逃避现实,而是监管需要。
面对面观察她的行为模式、情绪波动……人在放松状态下更容易暴露真实状态,这都是破案的手段。
其实比起破案,他更关心今晚饭店要不要排队。
*
闻漪早晨醒来的时候,只觉得比入睡时更加疲惫。
梦中埋尸的画面像一部循环播放的电影,带领她沉浸式体验挖坑一整晚。
闻漪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挣扎着起床。再过一会,闻迟该来接她回家了。
再见了监管协议!她才不会做免费牛马!
她的行李并不多,很快收拾妥当。闻漪独自坐在落地窗边,看向窗外繁华的城市风光。
茶几上放着一本不知哪儿来的云湖市旅游宣传册,封面上印着:
“云湖之畔,心之所向。留下,让时光驻足,让故事继续。”
闻漪目光落在宣传语上,陷入回忆。
来到云湖市这几天,故事确实发生了不少。脑海中一会儿是冰柜里满面白霜向她“微笑”的女人,一会儿是深坑中逐渐被泥土掩埋的男人。
每一幕都刻在她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可别让故事继续了,这谁顶得住啊!
闻漪端起一旁的水杯轻抿了一口。
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她随手将水杯放在宣传册边,难道闻迟已经到了?
拿起手机屏幕上跳出的却是顾屹风:
「云湖菜,六点。」
简短的五个字,却像一道枷锁挥之不去。
「抱歉,有急事回老家」删除(万一他追过来怎么办?)
「已经吃过了」删除(万一他上门检查些怎么办?)
她攥紧手机,回想起昨晚分别时,顾屹风低沉而坚定的声音:
“你可以试着相信我。”
闻漪目光重新投向窗外的十字路口。对面马路喧闹熙攘,吸引路人前行,可是绿灯转眼变成了红灯,她该选择留下还是前行。
一阵轻微的水声引起了闻漪的注意,她四下张望,垂眸发现刚放下的水杯中,水面竟然无风自动,荡开一圈圈同心圆波纹。
地震吗?
闻漪下意识站起来,环顾四周。屋里一切如常。
杯中的水开始剧烈震荡,水滴汇聚成一股水流反重力逆行而上,不断挣扎着涌出杯沿。
“这……不可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