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1佛卡夏(1 / 2)

加入书签

“你说起熟水,我想起一件事,这里种的竹叶还是祖父的一位好友送的,竹子比寻常竹子大,枝茎细,说用来作熟水,香美极嘉。只是,我听着像竹沥青一样,一想到就觉得下不了口。”林翊楠原本的一脸向往转眼连连摇头。

“若是竹子里未处理的水,我是不敢喝的,若是火烤处理过的竹沥,倒是确有功效,据说竹沥含十几种氨基酸,还有钠、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可就算这竹子含偏硅酸对皮肤和骨骼具有保健作用,我也不爱喝这个。”

“听着就跟中药一样。”林翊楠皱眉,“哪里会是好喝的东西。”

“本来就是中药啊。”时静萤笑着,“不过口齿生津的酸梅汤倒是不错的。”

林翊楠眉眼舒展,“这个还好些,听着倒不像药。”

过于兴奋的缘故,时静萤大早上便没了睡意,洗漱后,双唇开阖间,吐纳的都是沁人的冰爽。

洗漱完跑到了厨房,挑了颗不大不小的洋葱,又捡起带土的胡萝卜,上下粗细趋向于均匀,时静萤想,这根胡萝卜一定脆甜。

胡萝卜放在水流中净化,细碎的土被水流冲散,实在顽固的又黏在指缝之间,萝卜皮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总是藏污纳垢,清洗时颇费耐心。

洋葱加萝卜,还是太素了一些。

时静萤在冰箱里翻到一只鸡腿,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盖满,低温慢炖。等晚上时,把这一锅过滤到锅里就是完美的高汤。

早饭,吃什么呢?

一日之计在于食。

时静萤思考了片刻,准备做Focaccia,Focaccia在拉丁语中的本意是“中央”或者“火炉”,音译过来是佛卡夏。佛卡夏不是甜品,它不甜,是咸调的面包。慕斯年第一次教她的时候,时静萤开玩笑道,“表皮酥脆,内陷柔软,听着好像酱香饼。”

慕斯年笑着说道,“如果你喜欢的话,做成那样的也可以。”

在时静萤惊讶的目光中,慕斯年笑着解释道:“佛卡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意大利人的祖先伊特鲁尼亚人,有着意大利的灵魂,热情、不受拘束,可以随性发挥,不拘泥于造型和装饰,可方可圆,没有固定的配方,只要你喜欢,除了常见的香草和橄榄油调味,油渍小番茄、黑橄榄、迷迭香,还可以撒上芝士奶酪、培根熏肉、洋葱……任何你喜欢的材料。”

慕斯年做出的佛卡夏有着酥脆的外壳,切面是一朵郁金香的模样,有着近乎完美的气泡,油渍小番茄酸甜的口感与橄榄油香平衡发酵面团烤制后的干涩,时静萤吃后更是赞不绝口。时静萤做出的佛卡夏也得到慕斯年的夸赞,这使她信心大增。

时静萤尝试过独立做佛卡夏,平整的面包皮就是天然的“画布”,嫩绿的芦笋、紫皮洋葱、彩色甜椒做画材,时静萤画出梵高风格的花卉油画。

烤制前在表面撒上多种香料,便将面团推进了烤箱,等待开盲盒,不料,是个隐藏。

第一次做时面团的量没估好,边缘太薄,油未放够,底火温度过高,导致最后一塌糊涂。林翊楠以为她在烧煤炭饼,硬着头皮咬了一口,“其实,其实也还可以。”他安慰着,却咳嗽起来,只是时静萤一连做了好几次,总算掌握了诀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