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赴宴上(1 / 2)
因着梯子的事阿乔小姑娘在沈清云的叹息中又被关了禁闭,中间曾被放出来过一次??孟氏带着她去裁了身新衣,买了几只发钗,几盒胭脂。
赴宴当日,更是早早把人从床上拖起,六七个婢女一起上手拾掇起她来,气的绛珠围着她们转圈,愣是插不上手。
不出一个时辰,绛珠乖乖的闭上了嘴,她从未见小姐这般好看过,淡月色交领上襦配朱雀红百褶襦裙,所有花样的丝线均以蚕丝银线相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衬得沈清姿贵极艳极,如同高岭之花般,让人倾慕,又不敢生出半分僭越之心;红唇皓齿,柳眉朱钿,双眼未描也抑不住她的光彩,顾盼间当真是清姿华华,绰而不妖。
婢女们最后给她脖子上裹了一圈软乎乎的纯白狐狸毛、塞了个手炉,就连同绛珠一起打包扔上了马车。
沈清姿一路时不时伸出手腕,欣赏一下挂在腕间的糯冰种飘花白玉镯,再摸摸发髻上的同款玉簪,又故意多次整理衣袖裙摆,用手背轻蹭身上的提花锦缎,心中不断感慨这趟宴赴的真不亏!
孟氏几个白眼后,索性闭眼,不再去瞧她这幅市侩模样,反正到了宴会拿得出手就成。
世家宴会虽带她去的少,可每每赴宴从未出过差错,即使被嘴碎的女娘讥讽也不曾闹过,半大个人儿气的面红耳赤,狠狠跺脚找个僻静处发呆去了。
可气之处在于,这丫头片子憋着气回家使坏,加上金秋娘的撺掇没少给她找麻烦,是以无论那老不休的怎么说好话她都懒得带这小孽障赴宴了。
孟氏拢了拢衣袖,喊了句“姿姐儿”,见她端正坐好,板着脸道:“咱们初来清河,一举一动都不可行差踏错,丢了家族和老爷的脸面。”
沈清姿微不可查的撇撇嘴,关了她几天禁闭没说教,看样子是要在马车上都给补回来了....
怎料孟氏接下来的话让她不禁挺直了腰板,回味了许久:“更不可教人欺负了去!记住,你是沈氏家的姑娘,你父亲是清河郡太守,若随便一个闺阁女娘都能下你的面子,只会让老爷和家族蒙羞。以后不论你嫁到谁家,都要学着应付这种场合,总不能次次都称病,灰溜溜的龟缩在屋里罢?”
孟氏在她感动的目光中扬着脸扭身下了车,能让这个八年都不曾服过软的小丫头片子恭敬的仰望,心里甭提多得意畅快了!
沈清姿拍腿叹了口气,她感动不假,也叹于孟氏的无知,那时沈老爹还只是个四处轮任的县令啊!而今官至太守,今非昔比.....难怪连金秋娘都能和她斗那么久。
在众奴仆的前呼后拥中沈清姿款步而出,映入她眼帘的先是葛宅的牌匾,接着是远超双目所及极其宽大的正门,两尊虎头狮身的石墩矗立在门前,神情肃穆庄严,昂首挺胸,威武气派。
耀耀朱门如锦绣,络绎宾客如流水,当真是浮华放逸,尽显豪奢气象!只是不知这富贵风流何时便如过了时节的娇花般随水而逝了....
葛宅门前停了不少宝车骏马,一些家仆看见沈府的马车早就纷纷让了道,将门前这偌大的空地留给沈、王两家,他们则挤成一团,如海湾中的鱼群般,身材娇小的鱼儿总是成群结队聚在一处,而体型大些密齿锋利的鱼儿则可独占一片水域。葛宅管事见状连忙给各家车夫送上吃食酒水、招呼着去往别处,让门口的六辆马车显得不那么仗势欺人。
算上今儿,沈王两位夫人也才第二次见面,二人热情寒暄了半天,才拉着各家孩子行礼介绍起来。望望王夫人身后,孟氏有些牙酸,要是在南临老家,她作为当家主母赴宴时身后也能跟一打孩子,要热闹有热闹,要气派有气派,要面子有面子!
而在王家的孩子堆里,沈清姿看到了一个不太想认识的人.....
装扮清雅的王夫人将魏弈宸和次子王祯从人堆里拉了出来,热络的介绍起来:“这位是京城来的魏公子,其父魏太保魏大人是夫君的好友,这是他家长子。旁边这个不成器的是我家次子,让沈夫人见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