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窝囊的面具(2 / 2)
李承?这段时间确实是忙。黄河急报抵京那日,朝中上下文武百官的脸色都一样的难看。
黄河决堤意味着会有无数失去家园和土地的流民,同样今年大梁的财政收入也会锐减。
“皇上,赈灾安民乃是大事,朝廷须得重安之,否则民怨不能平,恐有后患。”沈丞相站出来,语重心长的说道。
皇上深以为然,摸着须髯陷入深思。户部尚书罗成此时站出来,“皇上,国库吃紧,这赈灾的事情恐力有不及啊!”
“罗大人此言差矣!”沈知行上前一步,“无数黎民流离失所,不管户部的银子有何安排,都应该为灾情让步!”
两人各执一词,在朝上互不相让。皇上清了清嗓子,“赈灾之事,势在必行。朝廷也需拿出些诚意,你们说点实际可行的。”
“皇上,”罗成恭敬行礼道,“臣以为,并不是不能拿出银子赈灾只是现下吃紧,还需要一个能干之人,替朝廷出面,将钱花在刀刃上。”
作为户部尚书,罗成的算盘珠子都要打到脸上了。沈知行不屑的哼了一声道,“不知罗大人这样说,可有合适的人选?”
罗成朝皇子方向行了个礼,“臣以为,还是应以皇储位正,代天巡狩,方可安民心。”
听到此处,挤在一堆的皇子们面色都紧张了起来。站在前面的太子李承?,又将脖子缩了缩,如同一只受惊的鹌鹑,微微往后退了一步。
罗成的嘴角微微上挑,接着说道,“臣以为,应由太子前去赈灾,以彰显皇恩浩荡!”
李承?脸色煞白,赶忙摇手,“不……不不,孤,有心却能力不足……孤……”
周围的皇子们投来了幸灾乐祸的眼神。这是将他架在火上烤,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看这个窝囊太子将如何搞砸这件事情。
皇上的目光在缩成鹌鹑一般的太子身上转了一圈,突然开口问道,“沈爱卿可有什么意见?”
几道意味深长的目光扫了过来,作为太子的老丈人,沈丞相究竟会怎么说呢?
“陛下圣明,臣认为太子可堪此大任。”
此言一出,朝堂半数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悉悉索索的声音也响了起来,“丞相这贪功正常,但是太子这窝囊样,能做好吗?”
沈知行微微侧耳,他听到了朝中的议论,遂更大声的说道,“太子乃心善仁德之君。赈灾所需的并非才学,而是心性。所以臣,也同意举荐太子。”
话音落下,李承?抬起眼看了沈知行一眼,这位老丈人,不知这是作何用意,也许是为了沈如玉,也许……
皇上点了点头,命德夏颁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现封太子李承?为赈灾使官,亲赴壶口,代天巡狩,安抚灾黎。彰显天恩,稳固民心。即日起立即启程!钦此!”
随着一个个字砸下来,李承?抖得几乎站不稳,嘴唇颤抖着跪下接旨。皇上看他这副模样,有些疲惫的挥手散朝。
马车疾驰在泥泞的路面上,泥水糊满了车身。进入决堤的灾区范围,人间地狱一般的景象出现在他们面前。
陆上许多地方积水仍然没到房屋墙壁一半的高度,水面上漂浮着家禽的尸体,已然有些腐烂。
逃出生天的灾民们眼神麻木,一堆堆的挤在高地,扯几块破布用树枝撑起来勉强搭成能容身的帐篷。
沈如玉轻轻拉起马车窗帘看向外面,惨状让她忍不住皱了眉头。马车里的李承?,蜷缩在角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