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5生日礼物(1 / 2)

加入书签

五一当天,罗乐和陶律夏从槟州机场出来,坐上车直奔栖风镇。

车子驶出城区,远山连绵,云团低垂,田埂旁偶尔可见高大的芭蕉树。

到达时已是中午,两人沿着地址寻到一条小巷。巷面不宽,拐了三两个弯,便到了一间院子。

院门半掩着,一只橘猫趴在门前的石墩上,听着有动静,它懒洋洋地睁开眼,看了一眼来人,又慢吞吞地把头埋进爪子里,继续打盹。

敲门后没等多久,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从屋里走出来,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对襟褂子,袖口还沾着些药草的碎屑。

“奶奶您好,这是周隽家吗?”陶律夏上前打招呼。

老太太的目光在俩人身上停留片刻,像是在分辨来意。

“这是周隽家吗?”罗乐提高音量,重复了一遍。

老太太说了一串方言,语速不快,声音也算清楚,但对罗乐和陶律夏来说,跟加密通话也没什么区别。

然后,场面就进入了「多方努力但毫无进展」的局面??

陶律夏耐心重复着周隽二字,试图靠“名字”让她明白此行的目的;罗乐比划着打电话的手势,试图让她理解“联系”这个概念;而老太太则不慌不忙地继续用方言回话。

罗乐心叹,若不是带着一个体型无害的中学生,单他一个人站这儿,恐怕分分钟被当成图谋不轨的不法分子。

他低头摸出手机,正想着要不要试试语音翻译,就见「静电球」从包里掏出纸笔,不慌不忙地写起字。

写字要是有用的话,刚才的比划手势不也该起点效果?罗乐没说什么,他立在一边,看着少年一笔一划地写字,每个字都写得斗大。

没等检验文字沟通的有效性,身后忽然传来一个男声??“你们找大娘有事?”

两人回头,看到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站在院门口,肩上挎着个背包,像刚从外面回来。

罗乐不想浪费时间,直接问道:“你认识周隽?”青年耸耸肩:“我们是邻居,怎么了?”

“你怎么称呼?”罗乐问。

“赵峥。”青年答道,“你们找周隽?他出国了。”

陶律夏看向赵峥:“你怎么知道他出国了,他和你联系过吗?”

赵峥点点头:“他之前回来过,你们到底有什么事?”

罗乐压低声音,直截了当地开口:“周隽现在可能被困在了马达纳,你能帮忙和他家人问点事儿吗?”

“马达纳!?”赵峥轻呼,手里的矿泉水瓶被他捏得微微变形。他和老太太说了几句话,便招呼罗乐和陶律夏:“进去坐吧。”

“你们是警察?”赵峥打量二人。

“我算是警察吧。”罗乐大言不惭地应和,“今年七月上岗。”

“算是?”赵峥皱起眉,似乎没见过这么不靠谱的执法人员。

“周隽是我的网球教练,是他向我发的求助信息。”陶律夏介绍说,他掏出手机,翻开和周隽的聊天界面,在赵峥眼前晃了一下。

赵峥刚凑近,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手机就被陶律夏收了回去。

“?”赵峥微微皱眉。

陶律夏面色如常道:“根据周隽发的信息,我们推测他被困在了马达纳。”

罗乐被陶律夏这一整套“操作”逗乐了。这小子自己也觉得那些话恶心吧?还特意晃得那么快,生怕邻居看清?为什么不让大家都欣赏一下周隽的“矫情文学”?

不过赵峥却没再追问,他眉头紧蹙,神色有些凝重。

罗乐收起玩味,主动开口问:“能不能帮忙问问,周隽最近有没有跟家里联系过?要是方便,把奶奶的电话拿来看看。”

赵峥点点头,起身走向里屋,和老太太说了几句。几分钟后,他拿着手机走了出来:“大娘说最近他打电话确实比以前少了。”

赵峥说着,在屏幕上滑了几下:“这个月只打了两次。”

通话记录一目了然,几乎全是周隽的来电。二人的联系语音居多,偶尔穿插几条银行到账提醒,没有加密信息,也没有隐藏暗号。

“他联系奶奶的大多数时间也是周日下午五点,看来他还可以打电话。”陶律夏看向罗乐。

罗乐微微点头,示意赵峥:“用这个电话打给他试试。”

赵峥没有犹豫,拨下周隽的号码,手机听筒里传来清晰的“嘟嘟”声,半天无人应答。

“……不接。”赵峥放手机,客厅里安静下来。

“喝点水吧,大娘自己晒的茶叶,养胃的。”赵峥打破沉闷招呼道。

陶律夏捧着杯子,看向赵峥:“你刚才说,周隽回来过,大概是什么时候?”

赵峥回忆了一下说:“三月中旬。”

罗乐顺着问道:“他有没有说去哪里?”

“好像是新加坡的一家公司,具体叫什么没细说。”

“你们这边去东南亚,尤其是马达纳的人多吗?”罗乐又问。

赵峥语气沉了些:“确实不少,这边是边境,有些人去那边做苦力,也有人被忽悠去搞博/彩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