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鸟窝搜凶(1 / 2)

加入书签

案发第八天,庄泽依然拒绝开口,死亡现场的凶器又彷佛人间蒸发了一样。

东城分局刑警队召开临时会议,围绕“刀去哪了”进行了一场高强度头脑风暴加逻辑复盘。

会议持续至中午,李达坤终于一锤定音,刷地写下三个大字??“找鸟窝。”

“……”

白板上的字仿佛发着光,刑警队集体陷入无言的凝视。

李达坤面不改色地继续说道:“根据凶器特征,有效刃长八厘米以上,算上刀柄,想藏这样一把刀,不可能是普通鸟窝……”

“人工巢箱。”第一次列席的实习生罗乐率先跟上了「福尔摩斯?李」不着边际的猜想。

罗乐:“去年,庄泽参加的观鸟会在百花岭山区挂了56个木质的人工巢箱,主要用来引导大山雀筑巢,半封闭结构,有一定深度和隐蔽性。”

“挂得高吗?”有人提问。

“高。”罗乐一板一眼地答道,“一般在三到四米。”

“所以我们要……”一名刑警看了看自己贴着膏药的腿,绝望低语:“上树?”

“带上望远镜、小型无人机,以及所有能飞、能爬、能伸的设备。”李达坤翻开地图。

“A组搜索和标记符合特征的可疑巢箱,B组登高排查。搜索范围包括百花岭山区56处鸟巢所在地,以及润和小区周边三公里的绿地、公园带、废弃建筑……一个不漏!”

“咱们这是刑事侦查,还是野外生存?”

“案子难不成得从窝里掏出真相?”

“这是破案,还是破坏鸟类房产啊?”

会议室一阵窃窃私语,有人已经悄悄上网查询:“徒手爬树绝不踩空的正确姿势”。

“嘀咕什么呢!”李达坤猛地一拍桌子,声大如雷。

“听好了!是找‘证据’,不是掏鸟蛋!所有到现场的人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谁要把鸟窝整塌一个,先写2000字检查,再去园林局当一个月志愿者,括弧休息日!”

“……”

众人瞬间肃然,只有苗川举手,语气格外积极:“头儿,那我呢?我是去A组盯鸟,还是去B组爬树?”

“你?”李达坤一记刀眼扫过去,“你去C组盯人,给我死死地盯住庄泽!哪怕他看一眼天,你也得知道他瞧的鸟是哪一科哪一属!”

苗川:“……”

刑警队的“鸟窝搜索行动”火速展开,老刑警嘴上嘟囔着“荒唐”,手脚动作倒是比谁都麻利。

百花岭56个巢箱逐一清查完毕,无果……

第二天,搜索范围推进至公园绿地。上午八点,阳光洒在林间,一名刑警操控着无人机在绿化带上空巡视。

“我去,这公园竟真的有人工鸟窝?!”他盯着屏幕惊呼出声。

旁边的同事箭步冲来,探头一看:“赶紧通知B组!备梯子!戴头盔!”

一旁打太极的大爷看着这俩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慢条斯理地收了最后一招“白鹤亮翅”,气定神闲地接话:“那是园林局联合市科协搞的共栖示范点,还能扫二维码听讲解。”

刑警一惊:“您这么了解?”

大爷微微一笑:“挂哪几棵树上我都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