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日常(1 / 2)
邓夷宁闻言轻轻一哂,目光扫过他身后的案桌,漫不经心开口。
“能有什么法子,西戎虽处边疆却,并非一盘死棋。说是边疆荒漠,却背靠三座大山,百姓多以游牧为主,军需粮草皆靠临地采买。西戎上一任府主赴官不过十年,贪了万两黄金,当地百姓早已从淳朴之人转变为贪婪自私之人。西戎算不上失守之地,可却因城门大开、毫无秩序早已乱了章法。百姓眼下想要的,不过是吃饱穿暖,这对我来并不难。”
李昭澜闻言轻轻点头,若有所思:“所以,将军是养兵为先?”
“养兵?”邓夷宁转头看了他一眼,“我以为人心为先。”
她顿了顿,继续道:“魏将军战死之时,他的孩子刚满三岁,他是救我而死,西戎是他交给前府主的,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心病。魏将军做事直来直去,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对于战死的兄弟们从来不亏待,赏银都是直接送到那些兄弟的家里,还立碑安葬。粮草不经三道转手,消息闭塞,贪污之事便更不可能。这些杀头的规矩一一立下,军中人虽有怨言,可结果却是心服口服。我只不过是学着魏将军的法子,替他完成他的心愿。”
李昭澜一时没说话,许久才低声道:“怪不得兵部年年上呈的卷册里,从未见西戎短缺物资一说。也难怪,即便是边界一带的其他州府沦陷其中,父皇也从不抽调你的兵力。”
邓夷宁轻笑一声:“我那点兵力,在你们这些人眼里不过是蝼蚁,是堵不上边界失地的缺口。即便是去了,也是送死。”
“我们这些人?”李昭澜后退一步,强行对上邓夷宁的双眼,“父皇不过是欣赏你、器重你,怎么到了将军的口中,反倒变了种味道?”
他眼中带着几分赞叹与复杂,像是从未看透过邓夷宁那般,可他确实不曾真的了解。邓夷宁移开眼神,走到侧边的木椅上坐下,指尖转着瓷杯,语气淡淡:“说到底,边关稳不稳,不在于我,而在于朝中诸位心里是不是真的想稳。”
“不说这个了,我在遂农有新的发现。”邓夷宁从胸前取出那三枚铜板,“殿下可否有什么发现?”
李昭澜接过铜板,放在掌心细看,眉头很快就蹙了起来。
他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指腹摩挲着刻字,又嗅了嗅铜腥气。半晌,才缓缓道:“做的很真,但可惜是假的。色泽稍浅,寻常百姓难辨真假。”
他说着将铜板一一排开在案桌上,自己抱着手靠在一旁。
“这铜元你如何得到的?”
“在遂农碰巧得到的。”邓夷宁淡声答,“南永州来的一名求学寒士,在当地典当行所得。”
“南永州?”李昭澜眼神微凝,似乎咀嚼着这个地名,“可是靠近丘北的南永州?”
“丘北在西戎对角那侧,很是南下,我不太了解。”
“其实前几日回宫是因为靖王殿下传密信与我,枝靖府邻县赋县也出现了大批假铜元,被抓之人称这些假铜元是他们去南永州做生意所得。所以??”李昭澜顿了顿,“将军所说这铜元来自南永州,属实是有些意外。”
“赋县的百姓没有察觉铜板为假?”
李昭澜解释:“赋县贫瘠,百姓纷纷都外出打黑工,加之丘北战争频繁,邻县遭受波及。用兵之地银钱流通本就混乱,黄金和银元对寻常百姓来说太过扎眼,铜元来的快,串着就走了,还不起眼。再加上那些假铜元仿的真,百姓对这些不了解,也就无人起疑。”
“若假铜币真是自南永州而起,散布至赋县、枝靖府,甚至是丘北。朝廷用银难抵边军所需,若再有人暗中操控流通路径,将朝廷军饷掉包为假的,边军粮草供不上不说,百姓失心才是大事。”邓夷宁接上,“可这会是谁如此胆大包天?若是被抓住,株连九族都是小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