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第二局胜(1 / 2)

加入书签

暮色悄然漫过慈宁宫的朱红宫墙,鎏金香炉中腾起的青烟若隐若现。

康熙身着一袭素色常服,坐在铺着明黄软垫的檀木椅上,殿内寂静得能听见他沉稳却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太皇太后斜倚在紫檀雕花榻上,手中的佛珠随着她的动作缓缓转动,每一粒珠子碰撞的声响都似重锤,敲击着殿内紧绷的气氛。

“皇祖母,孙儿此次前来,是有要事相禀。”康熙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

太皇太后抬了抬眼皮,浑浊的目光落在康熙身上,“皇帝日理万机,此番所为何事?”

康熙深吸一口气,“孙儿打算将坤宁宫彻底改为祭祀之地,日后仅用于帝后大婚等重大仪式。同时,让皇后迁居养心殿居住。”

话音刚落,殿内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死寂。

太皇太后手中的佛珠猛地一顿,几粒珠子相互撞击,发出清脆却突兀的声响。

她缓缓坐直身子,表现的颇为不可置信,“皇帝,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坤宁宫是皇后的正宫居所,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岂能说改就改?乾清坤宁,皇后若不住坤宁宫,那中宫的威仪何在?皇室的颜面又置于何处?”

康熙俯身,握着祖母的手,“皇祖母息怒。孙儿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近来坤宁宫祭祀频繁,整日钟鼓喧天、香火缭绕。皇后本就体弱喜静,长久居于其间,饮食难安、夜不能寐。养心殿毗邻乾清宫,孙儿既能就近照料皇后起居,也便于处理政务。”他言辞恳切,将早已准备好的理由娓娓道来。

太皇太后的脸色愈发阴沉,“体弱喜静?哀家看皇后行册封礼时神采奕奕,哪里像受不得惊扰之人?皇帝,你莫不是在糊弄哀家?”她顿了顿,语气中带上了几分严厉,“况且,听闻皇后近日常居乾清宫,哀家起初还以为是你们夫妻恩爱,感情和睦。如今看来,竟是被你从坤宁宫中赶了出去!皇帝,你如此行事,让天下人如何看待?让皇室的脸面往哪里搁?”

康熙心中一紧,“皇祖母误会了,孙儿与皇后感情甚好,此番安排实是出于体贴。”

太皇太后冷哼一声,“感情甚好?那哀家问你,大婚至今,你与皇后为何尚未圆房?”

此言一出,康熙浑身一震,额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个问题如同利刃,直击他的要害。敬事房该整顿了,不如就让顾问行去吧。这后宫中漏的跟筛子似的,怎好全叫皇祖母操心。

未等康熙回答,太皇太后继续说道,“还有哀家为你安排的那几个包衣女子,你为何至今未曾宠幸?皇帝,你可知哀家的良苦用心?你如今尚未有子嗣,江山社稷的传承可不能耽误啊!”她的声音中带着焦急与不满,眼中满是失望。

康熙抬起头,望着太皇太后布满皱纹的脸庞,心中涌起一阵愧疚,“皇祖母,孙儿明白您的心意。只是如今朝局不稳,三藩势力庞大,孙儿一心扑在国事上,实在无心顾及儿女私情。至于子嗣之事,孙儿也在筹划之中,还望皇祖母宽心。”太皇太后并不如何喜欢洋人的学问,所以康熙也不与她争辩。

当日汤若望提及此事时,他也是半信半疑。命亲信几番打听调查,方才确定汤若望所说是真。虽然不是所有早育之人皆折寿,但年幼时所生子嗣确实难留。皇帝,不想冒一点风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