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清澜能量(1 / 2)

加入书签

康熙元年至二年间,紫禁城檐角的铜铃在风中摇晃,却掩不住朝堂上愈演愈烈的暗潮明波。

珠兰立在慈宁宫抱厦的廊下,看着海棠花谢了又开,而前朝的争斗,远比这四时更替更为惨烈。系统传来持续的震颤,系统面板上【朝局混沌指数】从82%攀升至97%,猩红的数字如同即将决堤的洪水。

前朝之上,四大辅臣遵循顺治遗诏把持朝政,却各怀心思。

鳌拜凭借松锦之战、征讨张献忠的赫赫军功,无人可压制于他,在辅臣中愈发强势。他蟒袍上的金线随着动作闪烁,每次在辅政会议上发言,系统监测到的【气场威压值】都急剧攀升。

只是一个领侍卫内大臣的葛布喇,就算再加上一个佟国纲,显然不能完全阻挡鳌拜的发挥。

鳌拜的蟒袍金线愈发耀眼,系统监测到其府邸每日进出的马车携带的能量波动,足以与宫廷防卫系统抗衡。这种能量,代表是势力。

珠兰观测过鳌拜的行动,只要不惧牺牲,那么势力本身也可以化为能量。这足以供她在某些不凑手的时刻搪塞时空局,虽然损伤的精英多了,这会大大得罪世界。不过,无论如何自己这边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做孤家寡人显然不符合她的利益。

与前面的任务世界不同,本世界与她的来处可谓同源同种,不到逼不得已,她不会竭泽而渔。

系统分析,孤臣忠君之路,是最容易讨好康熙这种从小就猜忌之心大盛的皇帝的,也是最好提升亲密度的。

如果葛布喇的朋友再少些,如果他不是与佟国纲惺惺相惜,他和皇帝的亲密属性就能快速突破60了。

但是这不符合收集能量的需求,珠兰pass掉了这条路,没有用观察点改变葛布喇的交际属性。

显然,葛布喇需要走一条真心换真心之路了。

珠兰不断评估着康熙的数值,小皇帝不好攻略,她还有些懒,自家祖父都没下多大功夫去刷亲密度,羊毛只薅一个葛布喇的。

可是,作为皇帝,从康熙着手,能得很多很多能量。

说回正题,尽管葛布喇掌控着宫廷禁卫,可九门提督府的能量场已被缓慢渗透,两黄旗的军权也在人家手里。

康熙得知宣武门换防士兵腰间公然携带刻着鳌拜私印纹路的令牌,攥紧龙椅扶手的指节再次泛白。他还年少,面上学着不动声色了,手还控制不好。

这位权臣在两黄旗的簇拥下日益骄纵,系统记录的【鳌拜嚣张阈值】突破临界点时,其党羽甚至敢在乾清宫外大声喧哗。

他与苏克萨哈的矛盾日益尖锐,两股能量场在朝堂上激烈碰撞,【党争激化指数】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多可惜啊,这些能量要是都给我,就好了。珠兰看着那些注定要损耗掉的能量,扼腕。我怎么就不是皇帝呢,我要是皇帝的话???

而索尼手中的翡翠扳指转动得愈发频繁,【决策犹豫频率】高达每分钟18次。在辅政会议上,他时而顺着鳌拜“恢复旧制”的提案颔首,裁撤十三衙门,恢复内务府旧制,【鳌拜信任误判值】短暂飙升;时而又以“需查旧例”为由,生生搁置打压汉臣的奏折,致使【汉臣依赖指数】转向赫舍里氏。

如果有一天她做了赫舍里氏的当家人,那么这些势力所带来的能量自然就都是她支配了。

皇帝是当不上的,珠兰就开始思考,在索尼死后,利用葛布喇掌控赫舍里全族,能做到什么程度。

想来想去,赫舍里全族能做的事,顶不上皇帝万分之一。

当苏克萨哈弹劾鳌拜圈地逾矩时,索尼竟当众掏出泛黄的《八旗田亩录》,书页翻动间,【两白旗希望值】短暂亮起,可次日又默许遏必隆对正白旗的刁难。

寿宴上,他既接受鳌拜送来的珊瑚盆景,又将葛布喇呈递的密折暗藏袖中,将朝局搅成浑水。

珠兰在这场乱局中化身幕后操手,通过父亲葛布喇的人脉网络,将掺假的各类“两黄旗怨愤数据”传递给鳌拜的密探??那些夸大其词的民情歌谣、伪造的八旗兵丁请愿书,如同慢性毒药,不断刺激着权臣的野心。在他志得意满之时,也是被两黄旗簇拥的繁花似锦时,更是被裹挟而不自知时。

实际上,鳌拜这方的进度不该如此快,但耐不住有推手的助力。无论是自己入局,还是妹妹遵循历史,成为皇后,显然打趴下鳌拜都是第一要义。

珠兰翻了翻系统,看了看索尼的行事,决定做两套计划为好。

当系统显示【两黄旗激进派失控率】突破80%时,她知道,鳌拜已被架在欲望的火堆上炙烤,下不来了。

就在那一天,珠兰获得了“清澜”级的能量结晶。上交时空局后,不止抵三年所需,她还能留下不少能量自用。

涟漪、清澜、碧浪,这是能量结晶的前三个等级。

虽然她暂时没悟到为何这一次居然轻易得了能量,但世界显然认为她的做法助推了历史进程,而且是一大步。能量来的这般轻易,让珠兰顿时生出无端躺赢之感。在鳌拜身上薅羊毛,常薅常有呢。

只要让鳌拜提前下线,所得应该会是“碧浪”级的能量结晶。

某次宫宴后,故意安排人遗落的某汉臣密函,成功诱导鳌拜发动新一轮清洗。

鳌拜志得意满,却不知这正是将他推向深渊的关键推力。

葛布喇在清洗后收拾残局,即便他只是为了反对鳌拜而做事,但也实实在在救了人命,得了不少暗地里的投效。珠兰对此,乐见其成,这些都是日后她的能量。

汉臣都倾向于直接效命于皇帝,不敢依靠权臣勋贵,但如果某一勋贵本身就是皇帝这边的,也是好办的。

与此同时,大清的疆域之上也不平静。

福建水师奉命进攻金门、厦门,郑经率领的抗清势力被迫退守台湾,系统记录的【沿海战事进度】不断更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